复制链接成功
返回博客首页

如何用竖屏思维导图做阅读输出?

如何用竖屏思维导图做阅读输出?

竖屏思维导图是很多思维导图达人们特别喜欢的方式,因为竖屏思维导图在移动端上可以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和可读性。

那么如何利用和制作竖屏思维导图?今天我们邀请了擅长制作竖屏思维导图的达人齐小米来和大家分享如何用竖屏思维导图做阅读输出。

image


以下为齐小米同学的干货分享:

嗨,各位导图爱好者们大家好,我是齐小米!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导图制作技巧和心得,下面是我的自我介绍:

image

思维导图大家应该一直都在做,而我今天主要分享的是关于竖屏思维导图。那竖屏思维导图是什么呢?我个人对竖屏思维导图的理解是:

“竖屏思维导图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适合手机屏幕浏览的一种思维导图。”

例如:

image

平日里,我在很多方面都会应用到这种导图形式,比如:

  • 工作中,我会把我课程的内容做成导图分享给我的学生,便于他们理解、记忆和复习知识点;

  • 生活中,我会用竖屏导图来做个人复盘和时间规划;

  • 在学习中,我会用竖屏导图来做课程笔记、听书笔记和阅读笔记。

那我的今天主题主要定位于如何用竖屏思维导图来让我们的阅读更加高效。

这是我的分享大纲:

  • 为什么阅读要做思维导图
  • 哪些书能够做思维导图
  • 如何给书籍做竖屏思维导图

01 为什么阅读要做思维导图

首先,我想说的是,思维导图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那工具就必然要合适我们才行。不是每个看书人都需要思维导图,但思维导图一定能帮助到看书人。

image

请问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 看了就忘,看到后面结果忘记前面了。
  • 环境吵闹时,完全看不进去书。
  • 看完一本书,过后就忘记了,更不知道怎么应用。
  • 没有办法理解书的内容。
  • 看得很杂,没有任何阅读体系,都是随心在看。
  • 不会做读后输出,写的文字很流水账。
  • 有些阅读博主可以通过阅读进行个人品牌树立和变现,我完全没有办法。

如果存在,你可以考虑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来帮助你。

1. 整理书中逻辑,记录书籍内容

首先,做阅读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梳理全书的逻辑,去记录书中的内容。比如我们平时阅读的时候各个章节之间可能是不同天去阅读的,今天阅读第1章,明天阅读第2章,后天阅读第3章,当我们隔2天再去看的时候,可能几乎忘记之前的内容是什么了。即使没有忘记,我们也很少去思考这些章节直接的关联是什么。

阅读书籍相对于阅读碎片化的文章(比如公众号文章)来说,它的好处正是因为它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反而我们碎片时间的阅读,割裂了这种系统化,导致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都是分裂开的单独知识点,而不是系统化的整体内容。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这样的系统,把一本书中的逻辑点联系起来。

比如这本《游戏改变世界》的思维导图,就从 why-what-how 的逻辑进行了一个梳理和展示,而非是对书中内容的简单罗列,各章节之间的内容,也得以联系。这样的输出无论是作为自己的阅读复盘,还是日后回忆,还是分享给他人,都是清晰易懂的。

image

2. 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

思维导图给我们带来的第二个帮助就是,它能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离开了学生时代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像从前那样去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儿了,一方面是因为繁杂琐事太多占据了自己的大脑内存,导致注意力不易集中,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不再轻易获得一个独处、安静的空间。

就像“不要去想象一个大象”这个比喻(就是此刻我告诉你,不要去想象一个大象,可偏偏你的脑子里就是会出现一个长鼻子大耳朵憨憨的角色),你告诉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要走神,但偏偏你的思绪就是漫天飞。所以,在你的内力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到一个外力像定海神针一样帮助我们集中思绪。

当我边阅读边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当我把阅读的书名首先列在导图上,我就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思维有了聚焦点,我就会更加注意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前后的逻辑是什么,自然注意力就集中了。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听课程、听讲座等等,边听课程边去记录老师的内容,会让我们全程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3. 贯穿书籍,主题汇合,1+1>2

那我们在前两项中,解决了一本书的系统和注意力,但我们是要做终身学习者的,多年来读了不少的书,可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其实根源在于我们平时在阅读中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阅读体系,阅读以后书与书之间没有获得连接。每读一本新书都是从0到1,而非1到100。那如果你有了每一本书籍的竖屏导图,当你准备看一本新书的时候,可以尝试问问自己“我看过哪些同类的书籍”,“我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

当你拿出你曾经制作过的导图去进行复习,所有的知识会再次从你的大脑中进行调取和回忆。这时你再去看这本新书或者打开它的目录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哪些知识其实是我会的、哪些是我感兴趣的、哪些是我想要再去学习的。带着这个目标再去阅读的时候,既可以帮助你实现从1到100的成长,也可以节省很多新书的阅读时间。

比如这两本《上瘾》和《认知天性》,在学习这两本书的时候,其实就会发现他们和刚刚提到的那本《游戏改变世界》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大体上都是从人的天性层面去讲人如何对一件事情产生沉迷,这个事情可能是学习,可能是游戏,也可能是其他。当三本书的导图结合起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1+1+1>3的效果。

image

image

4. 阅读输出,树立个人品牌

第四点就是竖屏导图的记录方式其实是通过阅读输入后,再进行反刍,然后去输出,输出的内容是他人能够看懂并能够获得信息量的内容,所以它非常便于传递信息。一方面你可以通过这张导图的逻辑点,轻轻松松的在一场读书分享会中去分享你阅读的这本书,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微博、微信等平台中,你也可以通过导图的传播,进行知识量的输出,进而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举个我个人的小栗子,2020年5月份,我有参加我的偶像王潇创办的写作营,当时我每天会把课程内容制作成导图进行输出,当时的想法仅仅是希望能帮助我去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但后来我把每一天的导图发到微博上,竟然获得了偶像的评论、点赞、转发,还有关注!这就是竖屏导图带给我的收获和惊喜。

image

image

5. 激活大脑,提升思考能力

最后还有一点是我认为长期制作思维导图给我带来的收获。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大脑在进行思考和运转的过程。阅读终究是要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进而更加充分的进行个人思考的,这样才能实现阅读的价值,当我们长期以这样的方式去进行阅读时,我们的思考能力会潜移默化的提升,并最终协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02 哪些书能够做思维导图?

  • 原则上任何书籍都可以做思维导图
  • 不同类型的书做思维导图的目的不同,方式不同
  • 工具类、知识类、逻辑类(包括某些小说)十分需要

对于工具类书籍,我们阅读它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的。那从书籍中,我们就可以从问题出发,抓住我们阅读的主要目的,找到主要矛盾,然后提出解决办法,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就达成了!比如下面这本樊登的《读懂一本书》,就是一本工具类书籍的示范。

image

对于知识类的书籍也是非常适合做导图的。这里的知识类可能是某一类专业书籍、科普读物、或者考试教材等等,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罗列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逻辑,更好的理解知识。

比如这本《财务思维》。因为我本身是会计专业的老师,所以阅读了这本财务思维以后,就制作了这样一篇思维导图。如果是传统的思维导图,那可能就是以书名《财务思维》为中心,以我的四个问题进行四周扩散,并对问题解答进行二次扩散,而竖屏导图就以更可视化的形式进行了知识的展现,每个问题下采用了不同的导图结构。比如第一个问题的是向右逻辑图的结构,第二个是向下逻辑图结构,第三个就是平衡图的结构,不同的结构能对不同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示。

image

还比如这本大脑健身房,里面讲了很多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生理知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光是看那些专业名词,比如杏仁核、下丘脑、肾上腺之类的,就很头痛,搞不清其中的关系。但通过导图的方式,就能够看懂他们之间的逻辑了。

image

那还有些小伙伴说,我平时比较喜欢看小说类的书,能用上思维导图吗?这个其实就是和书籍以及个人习惯有关了。有些小说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比如红楼梦,还有百年孤独里面的人名十分繁琐,那如果有一张人物关系的导图展现在你面前,人物关系就会清晰不少,你的阅读上就也会轻松了!

这里我只是简单说了关于工具类、知识类和小说类的书籍对导图的应用,其实各类书籍都会有导图用武之地,只看我们如何去利用它啦!

03 如何给书籍做思维导图?

  • 第一种:对全书内容进行展示--章节阅读完毕梳理逻辑
  • 第二种:展示部分内容,传播碎片化知识
  • 第三种:提示书中知识点,整理逻辑关系

我个人是认为导图是为我们服务的,千万不要为了做导图而做导图,制作导图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导图成果应该都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才对。以目标为导向,回过头来思考我们该如何去制作导图。所以呢,对于不同的书籍,不同的阅读目的,你必然所形成的导图就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对书中内容进行展示——章节阅读完毕梳理逻辑

对于大部分的书籍,我们可能是通篇阅读的,那当你通篇阅读完一本书的某一章时候,可以

① 回忆自己学习到了什么,你可以打开 XMind,以你这一章的内容为中心去写下你脑中所有浮现的内容。看过一遍的知识未必是记住了,回忆起来的才是真正走到你的内心记住的东西。

② 回忆过后再去翻看书籍,去找到那些自己没记住的内容,补充到导图中。但这仅仅只是罗列,能罗列出来未必是真的懂了。

③ 把罗列的信息进行梳理,同义的知识进行合并,不同义的知识思考他们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并进行导图设计排版。

这时候这些知识就真的带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了!我们常常说要勤于思考,但凭空我们很难去进行思考的,导图就是很好的帮助我们进行思考的工具。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大脑健身房》,就是按照书中目录的章节进行分块制作的。

第二种:展示部分内容——传播碎片化知识

第一种是全书通读并且全书的内容你认为都是对你很重要的情况下,我们会采用上面的方式来进行整理展现。但是,我们阅读并非一定要吃透一整本书才行,甚至对于大部分的书我们只需要学会其中的一个点,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一本书的重点,并非是作者要宣扬的重点,能解决你的问题的或者你感兴趣的才是这本书对你来说的重点!那对于这样的阅读目的,就不适用于做上面的导图了,我会直接在导图展示我感兴趣的部分内容,这样的信息是单独、短小、精悍的信息,也非常便于社群传播碎片化的知识。

比如下面这张《感官品牌》的导图,我就是仅提取了书中粉碎效应的内容来进行展现的。

image

第三种:提取知识点、整理逻辑关系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于一些书籍,你有一些感兴趣的点,并非按照章节提取,但又不是单独的一条,那就可以把这些点进行罗列。如果他们之间有逻辑关系,你就可以采用一些箭头、阶梯等方式展现,如果之间没有关系,那就正常并排依次罗列即可。

比如这本《未来学校》,我分为四个部分——现代学校、未来学校、示范学校、一些问题。他们之间并不是按章节出现的,在按照我自己的思考整理出来的,那我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去进行展示。他们前后也还是有些关系的,所以我就通过蛇形的方式把各个大标题连接了起来。

image

还有这本《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我只是提取了其中对我来说比较有收获的部分,就是书中关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三件事情他们之间是并列关系且没有关联,那就是依次进行展示就可以了,都从属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这个大标题。

image

所以呢,导图该如何制作,以什么样的结构去展现是和书籍有关,也更是个人有关,绝不是千篇一律的。在大家刚开始制作的时候,可能还不能去找到这种梳理逻辑的感觉,但思维导图绝对是一个能够提升我们思维逻辑能力的好工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免费下载Xmind
免费下载Xmind
我们使用 Cookie 来提供、改进和推广我们的服务。我们绝不会泄露或向第三方出售收集的数据。继续使用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