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成功

齐小Q:如何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

Rose 13 分钟阅读
免费体验Xmind

齐小Q:如何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

Rose 13 分钟阅读

​喜欢 XMind 的大家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积累了宝贵的使用经验、实际应用技巧和独特的玩法。为了呈现更真实、具体的案例分享,我们将邀请不同领域的 XMind 高手们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高效实践。

XMind 达人 齐小Q 是人力资源领域从业者,作为资深 HR,她将 XMind 灵活地应用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上一次她带来了思维导图在项目管理工作方面的使用心得(戳此回看:如何用 XMind 让项目管理效率起飞?),这一次,她将要分享自己在日常阅读中如何使用 XMind 。(戳此回看完整内容及答疑:齐小Q :如何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

image


喜欢思维导图的伙伴们大家好,我是 小Q 。很开心能跟大家分享我的思维导图应用场景,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下图是我的自我介绍。

image

01 人力资源管理师

我是一名人力资源管理师,十余年的 HR 从业和管理经验。曾在咨询公司为众多知名企业实施过人才培养项目。近五年一直在互联网企业主攻人才发展和培养方向。

02 企业培训师

我也是一名企业培训师,擅长知识萃取,通识课程、管理课程的开发和讲授。教学无数,但更开心的是教学相长,每次都能从学员身上获得新的启发和收获,践行终身学习。

03 思维导图笔记达人

我更是一名思维导图的爱好者,喜爱导图的表达方式,工作生活中践行导图2年多。擅长使用导图制作读书笔记、课程卡片、管理项目、文章精炼等。

为什么会想到要分享这个题目?因为发现我们很多时候看书、学习完就等同于「拥有」了,到头来啥也没记住,用时想不到,没有「留痕」也无处查找。小Q 早期也是这样看书,且喜欢在书上勾勾画画。但真正用的时候还是手忙脚乱找不到。知识只是留在了书上,并没有成为我的。

经过这两年的慢慢调整,小Q 升级了自己的阅读方式,带动了知识的流动和留痕,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不小。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下我的阅读方法,以及升级阅读后我的收获吧,看看是否能给大家也带来一些启发。

以下是本次分享大纲:

image

一次完整的阅读我通常会分为五步:

01 基础阅读:判断本书是否值得读

想要读的书应接不暇,但我们时间有限,而且并不是每本书都值得我们深入阅读。

每次在正式阅读前我会通过封面、序言、目录、索引、后记等一些信息来判断这本书是讲什么的,是否值得我花时间来读。

确定值得读的好书我会以书籍为命名建立导图文件夹待用。

02 向自己发问:建立阅读目标

阅读前我还会做一步就是向自己发问:

1、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收获?或者感悟?

2、我有没有了解过同类/同领域书籍?应该如何建立阅读顺序?

通常同一个领域我会选择由浅入深的阅读,这样理解力会逐渐加深,也避免一开始就选中了最难的读本,无基础的情况下觉得晦涩难懂降低学习的欲望。

3、面对这本书我有什么疑问?

这个主题或领域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读完这本书我想要弄懂什么问题?

我会通过思考用导图输出阅读前三问,帮助自己澄清阅读本书的目的,建立阅读目标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03 快速阅读:建立自己对本书的知识框架

快速阅读主要是解决「这本书在讲些什么」,帮助自己建立本书的知识框架。

我的方法是从头到尾翻一遍(注意不是读一遍),搞清楚整本书的骨架结构。

有些作者会在序言中告诉读者如何更好的阅读这本书,不同的章节整合在一起是在讲一件事情。通过快速阅读我们也能快速的找出关键词、重点片段便于后面的深入阅读。如果拿到书不管不顾就开始读我们很可能就错过了这些有用的信息,也错过了自己重塑知识框架的机会。

快速阅读后,我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搭建本书的知识框架,利用导图输出框架并画出重点章节。

04 主题阅读/检视阅读:了解书中细节作者是怎么谈的

通常我会根据书籍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阅读或检视阅读。

方式一:整书深入阅读

整书深入阅读,我的阅读顺序有两种选择:

1)按照作者设定的目录顺序进行阅读和输出笔记

——这种情况通常书中较强的结构设计或者序言中有介绍本书章节结构。

2)按照自己建立的笔记架构顺序重新搭建书中的前因后果

——快速阅读后没有发现明显的结构设计或各章节不是顺序关联,可以选择自己搭建知识架构。

阅读中关注反复出现的关键词、重点句子(很多书籍都会做粗线标注)、小标题等,这些部分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重点理解和输出相关概念和知识模型。

方式二: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章节选择性阅读

如果为了解决某类问题,我会选择多本书选择性阅读,再整合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重点阅读和自己问题相关联的章节,标记重点关键片段。

无论哪种阅读方式我都会按照前面搭建的知识框架输出笔记。整书阅读一般会总结每章重点和核心知识模型,选择性阅读会侧重输出解决阅读前提出「问题」的「方案」。

下面是我整书阅读成甲老师《好好思考》的读书笔记。

image

《好好思考》第五章读书笔记

05 自我链接总结

这部分应该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也是我阅读升级的精华部分。如果每次阅读完就结束,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你能记住的将越来越少。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比约克夫妇曾提出过「记忆力理论模型」。人的记忆有两个强度,储存强度和调取强度。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记忆在头脑中过了一遍储存强度也会增加。所以频繁的调取信息会同时增强储存强度和调取强度,使得知识为我所用。

阅读结束后我会利用导图进行复习,反复进行信息调取,让新旧知识产生链接。并建立 todo 让知识流动起来。通常我会从 6 个方面进行链接和总结。

image

自我链接总结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最近在读《学习究竟是什么》第一章的自我链接和总结。

image

《学习究竟是什么》 01 自我链接总结

如此持续阅读,到底给我带来了哪些帮助和变化呢?

image

结合导图阅读的收获

最后和大家分享几张我近期做的思维导图吧。

image

小 Q 作品《两张图读懂阿里巴巴人才盘点》

image

小 Q 作品《系统之美》读书笔记

image

小 Q 作品《面对问题时应该怎么办?》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内容,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本文转载自 齐小Q 个人公众号「小Q的思维进化岛」,经本人同意授权转载,图文版权均为 齐小Q 所有。

写在最后:

来自各行各业的 XMind 用户们对于这个思维导图工具进行了深度探究,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为了让每一次分享和发声都能更好地被看见和听见,我们开启了【XMind 高效达人计划】。计划详情戳:XMind 高效达人计划|我如何使用 XMind?

我们鼓励大家发挥所长,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和心得。如果你是思维导图达人,如果你熟练运用 XMind ,我们已为你备好舞台。欢迎和大家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和具体案例,我们将为分享者提供丰富的回馈。期待你的发声!

更多帖子

一个手持灯泡的卡通小人

囊括所有想法的空间

组织思维、可视化架构、连接想法,解锁洞见。

免费开始

Cookie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content, run ads, and analyze traffic.

Necessary

Enables security and basic functionality.

Preferences

Enables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settings.

Analytics

Enables tracking of performance.

Marketing

Enables ads personalization and t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