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成功

精读笔记|一文读透《刻意练习》

Jane 21 分钟阅读
免费体验Xmind

精读笔记|一文读透《刻意练习》

Jane 21 分钟阅读

我们常纳闷:

  • 为什么有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技能,自己学时却举步维艰。
  • 为什么有人可以如此擅长数学/写作/乐器/运动,自己却如此平庸。
  • 为什么在某一个技能训练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image


人和人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们把这一切归结于「天赋」,并为自身的平庸找到了充分的借口。

  • ta 的智商肯定很高。
  • ta 在音乐/运动/绘画上肯定有天赋。
  • 天分这个东西所以学不来的,基因决定的。

但有句话说得好: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其实并没有什么「天生就会」,技能的养成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究竟如何努力?带着这个问题,借《刻意练习》这本书,和大家分享下如何更高效地习得专业技能。

开始前,先解决几个问题。

Q1. 一万小时定律科学吗?

格拉德威尔在畅销书《异类》中告诉人们: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训练,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格拉德威尔虽然驳斥了「天生就会」的天赋论,但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因为:

① 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不同。习得一门乐器,擅长国际象棋,掌握记忆技能等所需的时间并不相同。

② 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并不是投入时间就会有产出。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调整,不断调整练习策略,弥补漏洞的「刻意练习」方式,和没有方法的机械练习有本质不同。

Q2. 为什么说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1. 训练够早,某些能力在小时候更容易被培养。

比如说莫扎特的完美音高能力来源于其4岁就开始进行的音乐启蒙,并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长大。

image

  1. 训练过程中讲究方法,有出色的导师指引进行有目标的培训。

莫扎特的父亲是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在莫扎特4岁时,就开始全职教育他。

  1. 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改变,使他们能做到超出正常情况的事情。

所谓的天才,大脑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

此外,作者有力地驳斥了「天生才华」的理论,没有人可以不经过高强度和广泛的刻意练习,便培养出杰出的能力。而且,有效的训练时间,有效的刻意练习,远比智商更重要。

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我们来看看这个关键概念。

Q3.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长时工作记忆。具有卓越才能的人,在进行钢琴、象棋等专业活动时,能够调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通俗来说,就是他们拥有更大的内存。

这种长时工作记忆可以通过一定的练习来进行激活,通过一定难度的重复练习,在每次练习中收到反馈,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升大脑的适应能力。

image

因而,长时工作记忆的培养要点有: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专家们能非常快地明白自己领域的单词和术语,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采取元认知的各项加工策略。

提取结构或模式:往往需要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取结构或者模式,以更好的方式储存。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专家在编码与提取过程比新手都快很多,增加了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通路。

理论比较难理解,我们讲讲实践应用。

Q4. 我们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具有以下特点:

  • 刻意练习存在于较成熟的领域。
  • 刻意练习需要有好的导师和情境。
  •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 刻意练习需要有精确的目标和计划。
  • 刻意练习需要有效的反馈。
  • 刻意练习能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征。

我们详细阐释下这六点。

1. 刻意练习存在于较成熟的领域

埃里克森定义的刻意练习,存在于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这些领域有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

① 对于绩效的测量,具有客观性。 ② 具有竞争性,以激发从业者强烈的动机来训练和提高。 ③已形成规模的、科学的技能训练方式。 ④ 在该领域内,最杰出的从业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并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

比如音乐(各种乐器)、舞蹈(芭蕾、拉丁舞等)、益智类(象棋、记忆力等)、运动(各种体育赛事等)。

同样的,也适用于认知复杂度较高的领域,比如各个学科,数学推理、医学诊断、军事技能、语言学习、写作等。

2. 刻意练习需要有好的导师和情境

优秀的教练和导师可以让你学习的效率极大提高。闭门造斧的缺点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局限并不自知。

而高效的指导者知道学习的最佳次序,理解并示范正确的方式来展示各种各样的技能,并可以提供有效的反馈。

问题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并找不到这样的人。所以自学能力才如此重要。

富兰克林在自学写作时就利用了刻意练习的方式。他利用《观察家》上高质量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先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利用记下的线索重写文章-将自己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比-学习精准简练的用词和描写。

在这个基础上,为了丰富语言和词汇量,他还想出了一种练习的变体。把《观察家》上的文章改写成诗,改成散文,再完善总体结构和逻辑,最后进行重写。

一定程度上,模仿是提升能力的重要方法,优秀的作品是我们进行练习的参考坐标。艺术家们通过复制大师的绘画和雕像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棋手们则通过研究特级大师的棋局来精进棋艺。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在,我们几乎可以在网上找到我们学习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但由于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研究表明在具体的实际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学习效率更高。

那么,如何在情境中学习:

  • 找到学习共同体,比如学习小团体,类似程序员在GitHub 上进行学习。
  • 模仿榜样:找到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 隐性知识显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

3.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是持续不断地去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Noel Tichy 将学习分成了三个区域:

  • 舒适区:已经完全掌握的区域,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
  • 学习区: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区域,对你来说有一定挑战,感到不适,但不至于太难受。
  • 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image

刻意练习主要发生在学习区,因为舒适区已不能使你的水平提高,恐慌区对你来说难度过高。

举英语学习为例,什么才是适合的学习材料?

如果你能完全看懂,几乎没有遇到生词,那么这份材料对你来说过于简单。看再多这样的内容,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帮助不大。

另一个极端是,如果看不懂的单词太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内容的理解,过于难的资料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合适的材料是,勉强能看懂,有部分生词,但不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通过对这类材料的阅读练习,你可以学习新的单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刻意练习需要有精确的目标和计划

最有效的练习,是充分利用人类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塑造和提高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有效提升技能,我们需要有目的的练习,而不只是简单地重复练习。

image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

  •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并进行步骤拆解,以此来引导练习。
  • 保持专注: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 有效反馈:找到不足的地方,并进行思考。
  • 走出舒适区:不断去挑战更高的难度。

还是以英语学习为例。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一个很好的方式是精听,当你按照第三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听力练习材料后,可以进行以下的练习:

  • 第一遍:按照正常语速进行播放,看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并做下简单的笔记。
  • 第二遍:如果第一遍还是有很多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将朗读速度放慢,再仔细听一遍,尽量理解。
  • 第三遍:开始一句一句进行跟读,并在语音语调上尽量模仿原文。
  • 第四遍:再从头到尾听一遍,力图能听懂大部分的内容。
  • 第五遍:对照原文,再听一遍,圈出并查询那些怎么都听不出来的单词。

隔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听一遍,看是否掌握了之前没有听懂的部分。进阶版可以在跟读的基础上,进行听写。听写不仅能提高精听能力,还能提高拼写。

这种方法,把学英语拆分成了听力、口语、词汇积累、拼写各部分,在练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跟读的时候也不断地在挑战自己,是更主动的学习方式,而不只是被动的听。

5. 刻意练习需要有效的反馈

在进行「刻意练习」时,有效反馈非常重要,因为你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练习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他们检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比如素描课上,老师会对你的习作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指出你的问题和不足,并指导你进行修改。这种反馈,非常重要。你可以及时 get 到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并及时改进,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但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记住这三个步骤:

专注(focus) 反馈 (feedback) 纠正 (fix it)

image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检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

瑜伽是酱酱比较喜欢的运动之一。在瑜伽课上,老师会进行瑜伽动作的讲解,有时候也会下来帮同学们调整体势。但大部分时候都需要靠自己去找问题并调整。酱酱的解决方案是,练习过程中对着瑜伽房中的镜子进行自我观察,及时进行调整,把动作做到位。

反复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在于找出不足,并进行改善和提高。不断进行自我检测,获得有效反馈,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才是真正的「刻意练习」。

6. 刻意练习能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简单来说,就是「物体概念在人们脑海中塑造的意义」。

比如,提到蒙娜丽莎,我们会在脑海中看到这幅油画的形象。有的人只有模糊的印象,但有的人可以很详细地回想起这幅画中的各个细节,这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心理表征,就是艺术大师和常人的区别。

再举个例子,不同字体对于普通人而言,大部分是不被感知的。我们最多可能知道衬线字体和非衬线字体的区别。但在字体设计师眼里,字体间很细小的差异都可以很容易地被察觉。他们在这个领域内的心理表征,是非常清晰和细致的,可以说是像素级。

而心理表征的作用:

  • 快速找到规律,进行有意义的记忆。
  • 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组织信息。
  • 精准预测未来,在瞬间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决策。
  • 制定计划,选择最佳路径。
  • 有助于高效学习,可以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错误。

技能和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在清晰了解「刻意练习」的特点后,我们可以计划自己的「刻意练习」路径,投入大量时间周期性地进行刻意练习,更好地进行技能的习得。

最后,在进行「刻意练习」时,最为关键的两点在于:

1、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动机。那种来自内心深处强烈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成长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是坚持源源不断的「燃料」。

2、持续的专注和坚持。并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厉害的人也是因为大量的科学的刻意练习才变得厉害。

附上全书的思维导图笔记

image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只要我们付出时间和正确的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在某个专业领域擅长并精通。共勉。

更多帖子

一个手持灯泡的卡通小人

囊括所有想法的空间

组织思维、可视化架构、连接想法,解锁洞见。

免费开始

Cookie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content, run ads, and analyze traffic.

Necessary

Enables security and basic functionality.

Preferences

Enables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settings.

Analytics

Enables tracking of performance.

Marketing

Enables ads personalization and t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