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成功

如何借助 Xmind 读懂《理想国》?

Jane 13 分钟阅读
博客图片
免费体验Xmind

如何借助 Xmind 读懂《理想国》?

Jane 13 分钟阅读

image

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例,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用可视化的方式读哲学。


说起柏拉图的《理想国》,大家想必有所耳闻。这部经典中的经典是“西方思想永不枯竭的源泉”,怀特海德甚至称之为“整个西方哲学史无非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

但也正如豆瓣网友所言:“每次重读《理想国》倒不一定有新收获,但肯定都像是没读过。”除了被复杂推理的逻辑绕晕外,阅读过程中的最大感受就是——这 知 识 它 不 进 脑 子。

面对这部公认难啃的书,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更有趣的方式来进入。

阅读时边理解边尝试用 XMind 将柏拉图的论证过程可视化,在缓慢的咀嚼过程中,一切云里雾里都渐渐清晰了起来。和大家分享下这段美妙的阅读体验。

01 为什么要读《理想国》?

人类的智力性感而迷人,而哲学是人类智慧浓度最密集的地方。柏拉图提出的哲学问题及解法奠定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形态,并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思想源泉,而《理想国》是柏拉图著作的核心。

image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 何祥迪 出品:果麦文化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10

当我们读懂这一切的来处,你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敏锐的理解力。

比如当你看到《指环王》中 Frodo 逐渐被魔戒拥有的魔力侵蚀,在最终毁灭魔戒的关键时刻选择占有它时,你会会心一笑,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你得到一枚让人隐身的魔戒,从谋财害命到谋权篡位,坏事做尽却能好处尽享,你会选择做个坏人吗?

《理想国》给出的答案是正义才是值得选择的,只有如此,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什么是正义?为什么正义地生活才能令人幸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此进行了丰富的哲学论证和思辨,并进一步探讨了政治应该如何选择,城邦应该如何治理,教育应该如何安排,艺术应该如何表达等各种构成后来各学科门课源泉(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的话题。

除了本身所讨论话题内容之丰富,《理想国》中的论证方法也非常迷人。我们平常见到的逻辑思维方法在这里都能得到充分体现。比如抽象与概括、分类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对于热爱思考,并愿意将之作为脑力训练的朋友们都能从阅读《理想国》的过程中获得无限乐趣。

image

02 阅读《理想国》的准备

当我们决定开始阅读《理想国》之前,了解下柏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个人生平都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柏拉图是古希腊雅典人,处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小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先后师从自然哲人赫拉克利特、伦理学家苏格拉底、几何学家欧几里得、数学家忒俄多洛斯等人。

这些细碎的事实用 XMind 稍微整理一下就很清晰,如下图所示。

image

当我们知悉柏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所受的教育背景,在书中读到他为什么会竭力构筑一个脱离于现实的理想国政治体制及其所认为的哲人所需要经过哪些教育才能达到他所谓的至善和理性等良好品质时就不会感到丝毫意外了。

《理想国》是柏拉图著作中期的作品,呈现的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向别人叙述昨天在比雷埃夫斯港和众人的谈话。整体文本是通过对谈的方式来展开,可以想象为文本化的播客节目。

阅读难度是有,但也许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艰难。接下来,用具体例子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读《理想国》。

03 柏拉图的论证逻辑

《理想国》通篇围绕着什么是正义和为什么要追逐正义展开。从第一卷到第十卷,从论证灵魂正义到论证各种城邦起源、发展和堕落,最后又回到论证灵魂的正义问题,用回环的论证逻辑来完成整体的论证。

全书的内容如下图,接下来我们从具体的章节展开来看看柏拉图的论证逻辑。

image

第一卷开头引出全篇的讨论的核心“正义和不正义”,苏格拉底一一辩驳了各方人士对正义观点的错误和矛盾,但从正面去定义什么是正义却以失败告终。

image

于是在第二卷以建立城邦来“以大见小”,城邦正义是放大了的灵魂正义。苏格拉底通过城邦和人的德性的类比及论证正义和不正义如何在城邦中产生和演变,来讨论正义和不正义的本质区别。

因为人们之间的互相需要产生了原始的城邦,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因而健康的城邦需要人们各司其职,专业分工。但随着城邦的繁荣,人们的欲望扩张超出了必要界限,于是战争产生了。这时候保护城邦正义的角色“护卫者”就十分必要了。

image

在第三卷的讨论中,苏格拉底说理想的城邦有三个阶级——统治者、卫士和平民。每个人都以最好的方式从事自己的工作,如此城邦正义方可确立。

在第四卷中,苏格拉底继续论述这样的城邦拥有四个德性——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智慧是在统治者之中、勇气是在卫士之中,节制是在各阶级的和谐之中。

苏格拉底接着在完美的的灵魂中寻找这四个德性。他认为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情绪和欲望,分别对应城邦中的统治者、卫士和平民三个阶级。智慧和勇气分别可在理性和情绪两部分中发现,节制是指情绪和欲望都是在理性统治之下。最后,正义是灵魂的三个部分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image

接着,苏格拉底在第六卷中论述为什么哲学家最有资格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 ta 拥有智慧、勇气、节制和正义四大德性。然后在第七卷中论述了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

image

在第八卷,苏格拉底回到了正义本身的论述,讨论四种不正义的政治和相对应的不正义的人。并在第九卷正式回应了不正义者不快乐这个论点,完成了论述的闭环。

image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柏拉图的论证里伦理学和政治学两条线始终贯穿其中,以灵魂的各部分及其结构,类比政治的各阶层,连接了良好灵魂秩序和城邦秩序之间的共同点。在阅读过程中,这条逻辑线会越来越清晰。

当你把逻辑主线拉出来后,柏拉图的论证模式也就清晰可见了。之前的云里雾里和不知所云也消失了,相反你已经能完全跟上了。这就是所谓的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来阅读哲学。

当然除了大框架的逻辑外,在品味和咀嚼柏拉图对于理念和事物、善、真理等概念复杂的论证逻辑时,也可以用 XMind 将其可视化,如下图关于可思考和可见之间的关系图。

image

从主线逻辑再到具体话题的论证,从文本中概括结构再回到文本看具体细节,如此,再复杂难懂的推理和论证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梳理清楚。

整个阅读的过程甜美和苦涩并存,一方面确实很多地方的论述非常烧脑,不容易理清。但阅读过程中那种智识的快乐也是无穷的。不管是洞喻,还是太阳喻,《理想国》中对于真理、理念和至善的讨论和论证都是非常精彩的。

书中所包含的宝藏实在太多,以上只是皮毛。作为一个非哲学专业的普通读者而言,在阅读过程中看到了诸多可能性。这份宝贵的阅读体验,让人不再对这些所谓艰涩的大部头著作敬而远之,至少不再惧怕所谓的复杂了。

期待三刷。很美妙的阅读经历,分享给大家。

参考: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维基百科词条:理想国 译者何详迪:再译《理想国》:如果好人不易当,我们为何还要做好人?

更多帖子

一个手持灯泡的卡通小人

囊括所有想法的空间

组织思维、可视化架构、连接想法,解锁洞见。

免费开始

Cookie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content, run ads, and analyze traffic.

Necessary

Enables security and basic functionality.

Preferences

Enables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settings.

Analytics

Enables tracking of performance.

Marketing

Enables ads personalization and t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