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成功

用户故事|少楠:如何像大厨一样烹饪文章?

Rose 16 分钟阅读
免费体验Xmind

用户故事|少楠:如何像大厨一样烹饪文章?

Rose 16 分钟阅读

XMind 作为一个全功能的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软件不断成长,我们也见证着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兴趣的有趣用户,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发挥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天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关于文学素养,而是在信息社会必要的表达和传播。很多时候我们会进入到一个误区,即我们写的「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写作能力不好」,但实际上更大的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期,我们邀请了前丁香医生首席产品架构师,拥有十年产品经验的少楠老师,来和大家聊聊如何「烹饪」一篇文章。戳此回看完整分享及答疑:少楠:如何像大厨一样烹饪一篇文章?

image


和我们介绍一下你自己吧,以及你正在做的事

我是少楠,算是骨灰级产品汪(仅仅指从业时间长而已😃 ),猫奴,科幻迷,喜欢去山里坐坐的斯多葛信徒,常居杭州六和塔对面。目前主要在做 flomo · 浮墨笔记 ,业余时间还在经营一份产品周刊与数据库《产品沉思录》。

平常工作之余,会做些什么事情放松自己?

去山里面走走,坐坐。这里要推荐一本书《活山》,能让你对山有不同的看法。 注意这里不是「征服」什么,不是去享受山巅的快乐。 山从来不曾被征服,征服只是自我的感觉,它并不在乎。 山峰也从来不是所有的终点,只是连绵中的起伏,也有深谷。 山就在那里,你只有进入其中,像见一位相识多年但沉默的老朋友,和老友待在一起,会很安心,轻松。

image

你是从哪里听说 XMind 的?使用了多长时间?

时间已经久到记不清了,五年还是七年?印象中是 XMind 替代了之前使用的 Mindjet,算是铁杆粉丝了吧哈哈。印象比较深的是 ZEN 版本,超爱这个理念。

XMind 是如何嵌入到你的写作/工作流程中的?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天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关于文学素养,而是在信息社会必要的表达和传播。很多时候我们会进入到一个误区,即我们写的「不好」是因为我们的「写作能力不好」,但实际上更大的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史蒂芬 · 平克在《风格语言》中这么说道: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

下面是一篇关于尼克拉斯 · 卢曼的文章,大概近万字,详细介绍了他的 Zettelkasten 笔记法和一些关于笔记的思考方式。而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通过下面三个工具的结合,正好复现了这个「烹饪」的过程:

  • 在 flomo 中积累大量的原材料和调味料

image

  • 在 XMind 中进行文章结构的调整和梳理

image

  • 在 Notion 中完成最后的拼装和输出

image

那么如何烹饪出来这么一道菜呢?

1、积累不是朝夕之力,随时随地都应该开始

你不能开始做一道菜的时候才去找调料,更不能在做到一般的时候才去买食材。我们必须积累足够多的食材和调料,才有可能从中选取出来一部分烹饪出来一道菜 —— 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

这其中的积累是随时随地的,而不总是正襟危坐在讲堂或者电脑前才能开始记录的。许多聊天时候的只言片语,某篇论文中的吉光片羽,某本书的一些章节,以及自己的思考,都是将来可能用到的素材。

flomo 强调的无压力记录和输入,无需写下标题和排版,只需要专注的记录当前的想法即可。

image

image

image

除了用 flomo 的 App 记录, flomo 还可以在许多「观点发生」的地方记录,如:

  • 在微信中直接记录
  • 在桌面小组件记录
  • 通过 API 使用 iOS 快捷指令记录
  • 在 Chrome 浏览器中记录
  • 在 Alfred 中记录 等等等等

2、日常对食材进行加工,而不是做搬运工

当我们烹饪的时候,不能直接把没有切开的蔬菜丢到锅里,也不能把没有腌制的肉丝直接烹炒。同样,当我们在 XMind 中开始绘制一个新主题的大纲时,所有需要用到的知识点,都应该是被我们内化吸收过的,而不是一篇一篇尚未看过但是收藏许久的文章。

这里面其实需要一些些勇气和时间。勇气在于我们应该敢于从许多文章中摘录出来比较关键的内容,不用担心记不住上下文,或者破坏其结构。毕竟所有的阅读目的都是「为我所用」。时间则是要让自己慢下来,相比阅读速度来说,如何让自己更好地消化更重要,这时候质量 > 数量。

image

image

不断地剪藏,不能让你更聪明,只能让你成为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所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将需要的文章拆解成足够小的知识点,然后再去 XMind 中拼装,便会容易许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记录的是知识而非信息,如何区分呢?信息大多数时候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而且大多数时候信息是“死”的。比如「今天和 Xdash 聊了个天」。这样的内容仅仅阐述了一个事实,是没有生命力的信息。

3、知识需要烹饪,烹饪的时候需要专注

有再多的食材,如果不在锅中烹饪的,那么也很难直接成为一道佳肴。而这些食材如若不在合适的时间烹饪,久而久之也会「坏掉(遗忘)」。

想象一下,当我们烹饪的时候,如果一股脑的把菜放到锅里,肯定会很难吃。所以要根据时间和类型,把不同的东西或腌制,或组合,或预处理,最终再根据需求烹饪才能吃到佳肴。而许多人诟病的不会写文章,往往还会少了这一步。

所以在烹饪的过程中,寻找结构是最重要的。比如在关于卢曼的这篇文章中,我在 https://zettelkasten.de/ 上以及《How to take smart note》上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又一次通读所有素材之后,发现可以归纳为下面的几部分。

XMind 特别适合做这样的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XMind 将 flomo 中网状的思想,格式化为树状的结构,然后再根据这个结构,进行线性的文字来展开。我很喜欢开启 XMind 的 ZEN 模式,因为这样能让我心无旁骛的梳理整个知识点。这时候往往会开启两个桌面,一个是纯白的 XMind 的 ZEN 模式桌面,另一个是 flomo 的时间轴,不断地从 flomo 中将知识点加载到 XMind 中。

这样相当于一个烹饪台,一个操作台。我可以一眼看到所有的调料和食材,也可以在烹饪的时候专注在这件事上,不被打扰。

放心,结构不是一下就出来的。比如这篇文章中,「方法背后的理念」部分,其实许多内容是从上述两个来源中的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的剪切和摘录,大概阅读了几十篇文章。刚开始只是散落在 flomo 中,当摊开在 XMind 中之后,反而发现能归纳为两大类,一篇文章的结构也就涌现出来了。

另外这也是上文讲的,如果之前积累的内容都是洗干净切好的素材,那么很容易就能下锅烹饪。但是如果都只是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当你需要用的时候,就得现场再打开浏览找到想要的部分 —— 就像油锅开了,才发现菜还没有洗。

image

4、没必要完美才分享,结构比成品重要

最近很流行刻意练习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在一个事情上要提升,必须不断地锻炼。但很多人却会忽略一个重要的要素 —— 高质量的反馈。

许多时候直接将文章写好才丢给朋友反馈,往往会造成两个问题:

  • 对方消化的时间过长
  • 反馈一些不重要的细节

我经常会利用 XMind 的导出功能和朋友们探讨结构的合理性,因为视图足够方便,能快速的调整。当关于结构的反馈完成后,才开始往里面填充内容。

5、你要亲自下场

整理的最大诱惑之一就是太过珍视,把整理的过程当作目的。秩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满足感,我们很容易满足于这种回报,而不是去与世界分享我们的知识。

在像大厨学习烹饪方法中,你能看到所有的事情同样围绕着完成一道菜来完成,而非过度积累素材,或者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烹饪。

这其中没有提到许多自动化的方法,甚至有些「笨拙」。而即使你照着做,也不一定能烹饪出来一样味道的,但我还是期望你亲自试试。

了解更多东西并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 —— 相反,是你运用你所知道的东西的方式,让你变得更聪明。

你最喜欢的 XMind 的功能是哪一个?

我喜欢的不是某个功能,而是 XMind 的克制。相比于太多产品动不动就加很多功能来说,XMind 显得相当克制,并且还有勇气做出巨大的简化版本,十分让人佩服。

因为一个好的思维工具应该像是一张空白的画布,任创作者肆意挥洒创造力,而不是着重表现自己,过分的引导创作者使用某些东西 —— 你能想象梵高的颜料在不停地告诉他该添加红色还是蓝色么?

希望再过三年五年,依旧还能保持这么简洁。

你最希望 XMind 可以添加哪个功能?

更好地能嵌入到其他的地方,比如像 Figma 一样嵌入 Notion 等产品,而不仅仅是一种图片的形式。这样每次在 XMind 中改进完,就不需要再次同步更新了。

戳此回看完整分享及答疑:少楠:如何像大厨一样烹饪一篇文章?

分享达人:少楠

·XMind 达人说·

「XMind 达人说」是我们专门为各个领域的思维达人而设的栏目。高手在民间,XMind 用户们在各个工作领域积累的使用经验、实际应用技巧和独特的玩法,对于每个喜欢这个软件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借鉴。

如果你在思维导图的应用和 XMind 的使用上别有心得,我们已备好舞台,欢迎你来和大家分享。

关于达人权益和招募详情,可以戳此了解 《XMind 达人说》申请指北

更多帖子

一个手持灯泡的卡通小人

囊括所有想法的空间

组织思维、可视化架构、连接想法,解锁洞见。

免费开始

Cookie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content, run ads, and analyze traffic.

Necessary

Enables security and basic functionality.

Preferences

Enables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settings.

Analytics

Enables tracking of performance.

Marketing

Enables ads personalization and t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