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成功

达人说|即学即用的 Xmind 高阶玩法

Mia 27 分钟阅读
免费体验Xmind

达人说|即学即用的 Xmind 高阶玩法

Mia 27 分钟阅读

毛毛爱折腾软件,接触 XMind 有5 年时间,喜欢探索各种效率工具,常用各种笔记软件收集知识、撰写文章、记录生活。今天,毛毛跟大家分享下,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和一些进阶的技巧。

image


她认为 XMind 跟常规的笔记软件功能没有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它可以把获得的知识、重要的资料等内容梳理出来,更好地管理笔记。

相比于在纸上手绘,软件可以很快速地进行操作,而且后期也很容易进行修改,所以我们需要 XMind 这种脑图工具。

可能有很多人,接触 XMind 的时候会发现它的功能很多,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在这里和小伙伴们分享下如何一步步制作思维导图,再给大家梳理 XMind 的各种实用功能,希望能让你更好地利用 XMind。

image

新建思维导图

毛毛把思维导图的顺序分为了「创建内容--丰富内容--强调重点--后期回顾」四个步骤。

首先,打开 XMind ,最先开始就是创建基本内容。

在新建画布时,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模板,这些模板非常美观,而且会对我们做思维导图有一个引导的作用。

image

如果你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制作导图,选择模板来创作是最快的。除了软件内置的模板,XMind 英文官网上的 Mindmap Gallery 也有着用户上传的大量的思维导图模板,这些都是由 XMind 官方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大家可以到这里进行模仿和借鉴。

image

XMind Mindmap Gallery

也许经过你长时间的运用,你会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思维导图模板,你可以将它存储起来,之后一直使用它。

除了模板,设计思维导图样式的时候你也可以为主题样式设置模板,之后新建主题就可以轻松套用。

image

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帮助理清思绪的工具,它不像 PPT 那样具有强烈的展示性。更多时候,它是为我们自己所用,所以建议大家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用最简单最明确的方法去展示信息,不用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样式上。

另外,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你不用完全参照某个「思维导图大神」的方式设计脑图,做自己最喜欢、最看得懂的就好。

image

说完用模板建立思维导图,我们再来说说,新建思维导图的一些技巧。

  1. 新建多画布

在一份思维导图文件中,可以新建多个画布。它就像,Excel 里面的工作簿一样,可以包含很多份思维导图。这样的好处在于,在同一个大主题下,可以把内容进行拆分,而不是全部堆一个中心主题下,这样会不好查看。

image

例如,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后做读书笔记,尤其是工具类型的书,可能要写的笔记非常多。这个时候,如果你只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那么,思维导图将变得非常大,不方便查看。

你可以根据章节,将思维导图进行拆分。

image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某一个主题下面的分支非常多,选中一个分支很大的主题,右键选择「从主题新建画布」,将当前的这一个主题,在新的一个画布中单独展示。

image

image

  1. 快捷键

说完建立思维导图的基础准备工作,再说说,如何更快速的创建内容。

在创建内容时,我们可以使用快捷键来进行操作,这样,我们的手一直都在键盘上,不用鼠标去单击,就会大大提高我们输入的速度。

最常用的快捷键操作,是建立子主题,建立同级主题,还有修改文字。分别对应键盘上的,Tab,Enter 和 Shift。

如果你经常重复进行其他操作,也可以单独记住它们对应的快捷键。

image

(常用的快捷键)

当然,还可以在设置中自定义快捷键。

image

丰富内容

在建立了基础的文字内容之后,就需要通过一些文字描述或者多媒体的内容去丰富、完整思维导图,让导图的信息更加充分。

在 XMind 中,你可以为一个主题添加笔记、标签、贴纸、图片、超链接、附件等等内容。我将这些内容做了一下分类,它们差不多可以分为「注释说明」和「多媒体补充」。

image

「注释说明」包括笔记,标签,标注和图例。标注可以作为「提醒事项」来看待比较醒目。

其中笔记可以对主题进行长段的补充说明。因为主题文字一般比较简短,可能不能完全展示出我们想要描述的信息。

image

图片、超链接、附件和录音包含更多的信息,能让一些说不清、说不完的内容轻松展示出来。

image

那么到这里,一份思维导图的内容(人)就已经完成了:我们首先进行必要的文字记录(骨头),再按照需要添加其他格式的信息,将导图补充完整(肉体)。

强调重点

思维导图中各个主题的重要性和特点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去「包装」它们,让重要的内容突出。

强调重点这个步骤就像我们人穿衣服,不仅是为了保暖(实用性),还为了漂亮(美观性)。

image

XMind 的功能就可以很好的帮我们突出思维导图的重点。

image

【概括】:可以对内容进行总结、对多个同级内容进行多维度的区分,并起到注释的作用。

【外框】:最能让内容变得醒目,并且能对此部分内容注释。

【联系】:联系有三种,分别是「指引→」、「溯源←」和「关联←→」,也就是代表了三种方向,可以表示因果联系和相互关系,帮助我们将不同维度的内容结合起来思考。

【超链接】和【联系】是两种很实用的信息关联模式,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接下来是【标记】和【贴纸】,它们可以使思维导图更美观,同时也让人通过图形,迅速作出大脑反应,第一时间判断内容具体是什么。

image

XMind 自带的【标记】和【贴纸】都很好看而且很实用。

在【标记】中,数字可以进行内容的排序,在主题相隔较远的时候,也能让我们迅速捕捉到同级内容;任务类型的图标可以让我们清楚看到任务的百分比进度,你可以通过这个小图标来进行项目管理。

image

另外,XMind 也写过【标记】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大家可以参考作为补充拒绝瞎忙,一招教你搞定高效的项目管理

以上,就是建立一张思维导图的三个过程:

从最基础的创建内容,到添加注释说明、多媒体文件来补充内容,最后,用概括、外框等工具强调思维导图中的重点内容,让思维导图想表达的东西,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XMind 的功能很多,但是通过以上的讲解大家会发现,这些功能都是有层次划分的,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每一个阶段帮助到我们。

后期回顾

在思维导图建立好之后,很多人可能就把它放到了一边,但是,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后期的回顾,温故而知新。

image

在后期回顾时,你可以在 XMind 中选择「遍历模式」,这样,它就会像 PPT 一样播放,向你一节节展示整个导图。画面切换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可以帮助加深记忆,并刺激大脑思考:下一个内容是什么。

如果你制作的思维导图有多种用途,可以选择其他格式进行保存,例如 Word,Excel,图片等等。思维导图其实都可以翻译为大纲,所以可以用一行行的文字进行展示。

如果你需要长期复习思维导图,比如是制作的备考笔记,那么可以将思维导图转成图片 / PDF 文档打印出来,这样更方便观看。

打印思维导图的时候,大家可能会遇到思维导图太大,放在一张 A4 纸上不怎么看得清的情况,所以这里也是需要大家在制作时,将主题进行拆分,放在不同的画布上,不要所有内容都堆在一个画面中。平时,我习惯将思维导图控制在 1-2 个电脑屏幕大小的范围内,方便观看,再大,就要使用多个画布了。

例如在我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这本书的时候,由于里面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所以我分章节制作了多页思维导图,然后把所有思维导图按顺序打印出来,用订书机订好,很方便翻阅。在复习过程中有想补充的,可以直接在纸上写。

image

之前所说的都是将单个思维导图文件导出,这样全是单个的文件,可能不好管理,所以大家还可以通过,印象笔记来进行系统的存储。

XMind 中可以登录印象笔记账户,然后将思维导图分享到印象笔记中,分享到印象笔记的内容包括,思维导图源文件,思维导图本图,和大纲格式的文字,非常全面。这个功能非常棒以至于我都没办法抛弃印象笔记,换别的笔记本应用。

image

除了将思维导图进行系统的存储、复习,大家还可以通过隐藏主题来检测自己对内容的记忆程度。

点击每个主题前的减号,和它同级的主题都会被收纳起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父主题,来回忆子主题的内容,检查自己是否对这个父主题有了比较完整的记忆。

image

除了复习、检测记忆程度之外,我觉得后期回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思维导图内容的增减。

我们常常听人说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就是说,我们在吃透这本书的时候,会新增很多的内容,添加很多相关资源和自己的思考,让思维导图变大。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要进行不断的简化,也就是说,在消化部分内容之后,我们要把非常简单、已经完全掌握的内容给删减掉,让最核心的内容保留下来。

例如之前讲到的快捷键,也许你一直没怎么使用过快捷键,但通过我之前的介绍,就用了起来,在使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O」、「⌘+N」之类的通用快捷键你早已滚瓜烂熟,只有 XMind 的专属快捷键你不熟悉,那么,你就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把那些不再重要的快捷键删除。

image

所以在后期回顾的时候,可以删除非常熟悉、已经完全掌握的内容。如果有相关联的、更有价值的内容,也可以新增进导图。

以上的四个步骤,在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觉得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创建内容,就像修筑房子的梁和柱,让整栋房子的骨架搭建起来;

丰富内容,就是装上墙、门窗,让它变得更完整;

强调重点,就是通过一些装饰,将房子的核心功能区突显出来;

而后期回顾,就是我们要定期对这个房子的进行修缮、改造和质量检查。

更多进阶用法

1/头脑风暴

首先要跟大家推荐的是「头脑风暴」这个功能(XMind 8 Pro 独有),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想法,不能立刻组织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随意将这些灵感记录下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把这些内容慢慢转移到属于它的位置上。

这个功能非常实用,因为真正开始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们并可能并没有清晰的逻辑。

image

2/导入 Markdown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种标记语法,由于 Markdown 的标题级别对应了思维导图主题的级别,所以能轻松转换为导图。

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个非常长的 Markdown 文档在 XMind 中打开的形式。

image

当然,平时做思维导图一定要精炼,上面只是给大家展示 Markdown 如何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运用。

在我们手边没有 XMind 的时候,就可以通过 Markdown 的标记语法,暂时记录下灵感,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将文档直接导入 XMind ,生成导图。

3/文件夹生成导图功能

因为在我们电脑上管理文件的时候,文件夹常常会有非常多个层级,我们想找到某一个文件的时候,它可能隐藏得非常深,你不能判定它具体在哪个文件夹之中。这个时候生成一个文件夹路径的思维导图,通过查看导图就能轻松找到文件的位置。

image

在设置中,你可以选择只导入链接,或者导入文件,导入文件会让思维导图变复杂,出现软件载入较慢的情况,当然好处也有,如果你文件夹中的文件不小心丢失,那在这里还能找得到副本。总之大家谨慎使用这个功能。

后面还有两个比较高级的功能,是任务信息和甘特图,这两个功能我平时不常用,如果你正在管理一个团队,或者进行同时进行着多个长期项目,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两个功能,给团队内的各个成员分配任务,管理项目进程。(可参考上文中 XMind 的项目管理教程)

image

使用场景

最后来说一说思维导图的使用场景。制作思维导图其实就是一个思维和信息整理的过程,所以,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用到思维导图。

管理知识、资料文档

如最基本的,读书笔记,工作安排,每日复盘。

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来整理资料和资源,例如上文说到的文件夹管理。

有的朋友可能在浏览器中收藏了很多实用的网址,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保存。

非常重要的文档也可以通过 XMind 分类管理,如插入附件的功能。当然,在一份思维导图中插入的附件越多,XMind 源文件的体积就会变的越大,影响 XMind 的运行速度,建议大家,保存最重要的、占用空间少的附件。

演示演讲

思维导图除了管理知识资料,还可以用于演讲。之前我在「后期回顾」中介绍到的遍历模式,就可以用于演讲、展示。

XMind 还有「创建幻灯片演示」的功能,大家可以试试。XMind 的「上钻」和「下钻」功能,可以单独提取出每一段分支内容,进行突出展示,也非常适合演讲。在你没有时间做 PPT, 或者 PPT 出意外的时候, XMind 的演示功能就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场。

image image

项目管理

之前在「进阶用法」那里有提到过这里就不重复介绍了。

XMind 的使用场景还有很多,如旅游规划、安排策略分析等等,大家可以随意发挥。

其他 tips

再跟大家分享在使用 XMind 8 Pro过程中,觉得需要注意的一些小点。

image

我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打开同一个思维导图文件进行编辑或查看,如果每次打开 XMind 之后都去找文件夹,选择文件打开,就会比较麻烦。

我们可以在 XMind 8 Pro 的设置中选择「下次启动时记住当前打开的文件夹」这样每次打开 XMind ,都是打开上一次打开的文件,就很节约时间。

image

然后是自动保存。不可避免地,大家都会遇到写的文章、做的 PPT、PS 里的图,不小心丢失的情况。为了防止做了很久的导图没保存就突然崩溃,大家一定要在设置中选择自动保存。

image

接着是密码保护。如果你的思维导图中有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就可以为思维导图设置密码,进行保护。

image

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标记过滤」功能,在软件窗口的右下角,有一个漏斗的标志,点击它,所有添加了同一个标记的主题都会被凸显出来,就可以让大家清楚看到这些有关联的主题。

image image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技巧,其实不是针对 XMind 的,而是针对所有软件。

拿到一个不熟悉的软件,可以点开它的菜单,每个菜单都仔细看、或尝试里面的功能按钮。我觉得这是最快了解一个软件的方法,通过功能的试用,就能知道这个软件能做什么,可以有什么样的设置,让软件更适合自己操作。

以上就是分享的全部内容,祝愿小伙伴能用好XMind,做更精进的自己!

更多帖子

一个手持灯泡的卡通小人

囊括所有想法的空间

组织思维、可视化架构、连接想法,解锁洞见。

免费开始

Cookie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content, run ads, and analyze traffic.

Necessary

Enables security and basic functionality.

Preferences

Enables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settings.

Analytics

Enables tracking of performance.

Marketing

Enables ads personalization and t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