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古史
    1. 舊石器時代
    2. 繩文時代(公元前1萬2千年-公元前3世紀)
      1. 繩文式陶器
      2. 定居化
      3. 狩獵,打漁,採集植物
      4. 使用石器
    3. 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
      1. 1884年於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發現這個時代的陶器,故名彌生時代
      2. 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耕社會
      3. 鐵器逐漸普及,石器逐漸消失
    4. 古墳時代(300-600)
      1. 盛行修築古墳的時代
      2. 古墳:前方後園墳
  2. 古代史
    1. 飛鳥時代(600-710)
      1. 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命名
      2. 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
      3. 佛教進入日本,興建寺廟代替古墳,古墳時代結束
    2. 奈良時代(710-794)
      1. 以奈良為都的時代
      2. 天皇專政的絕對權威受到削弱
    3. 平安時代(794-1184)
      1. 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時代
      2. 天皇政府的頂點,日本古代文學史發展的頂峰(源氏物語)
      3. 武士階層得到發展。後期武士階層從貴族手中奪取權力,建立幕府
  3. 權門體制年代(中世)
    1. 院政・鎌倉幕府(1069-1333)
      1. 院政时代
        1. 日本政權由攝關政治(外戚干政)轉移到幕府的過度時期。
        2. 公家、武家、寺家各有自己的政所、武裝力量。
        3. 院政晚期,平清盛的平家政權建立。
      2. 鎌倉時代(1185-1333)
        1. 源賴朝平定平氏後,建立以鎌倉為中心的武家政權。
        2. 源賴朝死後,政權被其妻北條政子家族所掌握。
        3. 後醍醐天皇舉兵消滅鎌倉幕府
    2. 南北朝時代(1334-1392)
      1. 後醍醐天皇推行"建武新政",引發武士不滿。
      2. 足利尊氏逼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擁立新天皇,是為北朝
      3. 後醍醐天皇退往奈良,繼續與北朝抗爭,是為南朝。(一天二帝南北京)
      4. 多次作戰後,南朝勢力消亡,南北朝時代結束。
    3. 室町幕府與戰國時代(1392-1573)
      1. 1338年,足利尊氏被北朝任命為征夷大將軍,於京都的室町開設幕府。
      2. 各地大名割據一方,日本陷入一個半世紀的全國性混戰,史稱戰國時代。
      3. 織田信長流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結束。
  4. 幕藩體制年代(近世)
    1. 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
      1. 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為名。
      2. 織田信長(1573-1582)
      3. 豐臣秀吉(1582-1598)
      4. 德川家康(1598-1603)
    2. 江戶幕府(1603-1867)
  5. 近代史
    1. 明治時代(1868-1912)
    2. 大正時代(1912-1926)
    3. 昭和時代(1926-1989)
    4. 平成時代
      1. (1989-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