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構功能論
    1. 美國社會學者帕森斯(Pasons,T)根據涂爾幹之功能論發展出來
    2. 主要論點:
      1. 社會是一個系統的整體,由許多相互依賴的部門組成
      2. 系統整體的重要性優於個別部門,對任何部門的了解必須透過整體而來
      3. 各個部門的功能在維持整體之均衡,所以部門與整體間存在功能性關係
      4. 部門間是功能性的相互依賴、支持以維持整體的存續
    3. 比較教育研究上,集中於探討教育如何維持社會結構及發揮功能
    4. 缺點:
      1. 可用於解釋社會之保守性及穩定性,卻不適於解釋社會之變遷與衝突
      2. 無法說明教室內日常教學是如何以其現有方式進行
      3. 過度強調國家的重要性,而忽視了教育在社會中應有之角色
  2. 人力資本論
    1. 盛行於1960年代,也是採用功能主義觀點解釋教育具有培育人力以促進經濟成長之功效
    2. 演變:
      1.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將勞力視為商品,勞力交換視為商品交換
      2. 1960年Schultz改變人們長久視教育為消費的觀念;Becker以實證方式加以驗證
      3. Bowles, S. &Gintis, H.指出培育一個工作者須經過養育、教育、醫療照顧與訓練過程始被視為資本的投資
    3. 研究上往往用來解釋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為何對教育事業提供大量之經費,一個國家若能對人力資本加以投資,必能促使社會經濟快速成長
    4. 丹尼斯(Denison)提出生產概念函數:Q=f(K,W)(產出為資本及人力的函數),結果發現1930-1960年間促使美國經濟成長之因素有23%可歸因於人力資本
  3. 現代化理論
    1. 理論概述
      1. 出現於1950年代,主要用於解釋社會變遷
      2. 現代化歷程是一種單一直線之進化模式,自未開發的「傳統」社會進化到「先進」社會,以西方先進社會為發展的目標
      3. 現代化歷程的假定涉及兩點考量:
        1. 具有西方導向、意識形態偏差與我族中心的優越感
        2. 只適用於1960年代才獨立的新國家,而忽略「重新現代化」及「倒現代化」的國家
      4. 現代化概念有不同的認定
        1. 工業化程度:工廠組織結構與使用非生命力量來改善人力生產
        2. 理性化歷程:思考模式與決策過程之理性化
    2. Rostow-經濟發展階段論
      1. 傳統時期
        1. 生產力薄弱、科學與工藝尚未利用、資源大多用於農業
      2. 經濟起飛前期
        1. 農業人口逐漸減少,移向工業、交通等部門
      3. 起飛時期
        1. 進入現代社會之分水嶺,影響的障礙與阻撓均已克服
      4. 技術成熟時期
        1. 經濟起飛後的六十年內可達到
      5. 大眾化高度消費時期
        1. 社會的消費財與勞務之享受增加
    3. 理性與價值觀念之發展
      1. 除非人們之能力或態度趕得上社會其他部門的發展形式,否則任何一個國家或機構均不得稱為現代化
      2. 現代化機構-->現代化價值觀-->現代化行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
  4. 依賴理論
    1. 理論概述
      1. 盛行於1960年代,與現代化理論具有排斥與對立的觀點
      2. 強調未開發國家對於已開發國家之依賴會阻撓開發中國家的進步
      3. 源於馬克斯的中產階級對於普羅階級剝削之論點,其後拉丁學者A.G. Frank及美國Paul Baran指出貧窮國家的未開發乃源於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
      4. 列寧的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進行投資並獲得高回收,實際上則是將殖民地人民成為新的被剝削的無產階級
      5. 依賴理論將世界區分為核心國家與邊緣國家,這些國家均是全球系統之一部份,而依賴的過程即是富裕的核心國家支配與剝削貧窮邊緣國家的過程
    2. 在比較教育上之應用
      1. 用來解釋國家內支配階級利用學校複製價值體系與階級制度以維持其霸權;邊緣國家被迫或被引誘模仿核心國家的知識,卻不符其本國使用
      2. 中央-邊緣概念:一般大學乃知識之創造者或散播者,然第三世界之大學為被動、非主動的,是為工業化國家扮演服務之媒介
      3. 複製概念:利用學校教育合法化某些特定知識、複製權力關係,以滿足殖民國家之利益
      4. 霸權概念:殖民國家利他主義與科技協助之背後實際上是在追求給予者而非接受者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