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義
    1. 公共政策的定義
    2. 公共政策管理的定義
  2. 衝突
    1. 政策管理的價值衝突
      1. 政策效果 vs 政策公平
      2. 經濟發展 vs 生態保育
      3. 多數利益 vs 少數利益
      4. 政務官 vs 事務官
  3. 政策執行
    1. 政策執行成功的關鍵
      1. 政府主辦宜強化協調與整合
      2. 委由民間辦理者宜注意適法性問題
      3. 公私合作宜取得充份共識
    2. 設置專案小組的判定要項
      1. 媒體高度關切
      2. 須跨部會(或跨中央與地方)協調
      3. 須直接面對當事人
      4. 執行複雜程度高
      5. 屬涉外事務
    3. 專案小組之組成
      1. 召集人
      2. 小組成員
      3. 功能分組
    4. 執行策略與整合協調
      1. 預算管理
      2. 時程管理
      3. 流程管理
      4. 績效管理
      5. 政策溝通與行銷管理
  4. 公共政策制定
    1. 公共問題界定
      1. 政策問題的特徵與範圍
        1. 釐清問題的核心原因
        2. 衡量問題的嚴重性
        3. 解決誰的問題、誰的負面衝擊較大
      2. 政策標的人口
      3. 政策利害關係人
        1. 直接
        2. 間接
        3. 有形
        4. 無形
        5. 正面影響
        6. 負面影響
      4. 政策議題設定者
        1. 政府內部
        2. 政府外部
    2. 政策目標設定
      1. 前瞻國家整體發展需求
      2. 依機關任務欲達成的遠景
      3. 依法令規範或重要政策文件應達成事項
      4. 環境分析與輿情民意之期待
    3. 替選方案設計與選擇
      1. 誘導類政策工具
        1. 誘因
        2. 符號與勸勉
        3. 能力建構與訓練
      2. 管制類政策工具
        1. 嚇阻與懲罰
        2. 權威
          1. 管制
          2. 分配
          3. 重分配
      3. 發展替選方案的方法
        1. 標的人口需求分析考量
          1. 民意調查或訪談
          2. 實驗性方案(計畫)觀察需求
          3. 民意機關為需求代表提案
        2. 現有資料收集與分析考量
          1. 文獻與實證研究結果分析
          2. 個案研究法
          3. 專家學者與專案協助
          4. 標杆學習法
        3. 替選方案推動策略考量
          1. 預算
          2. 人力
          3. 政府財政
    4. 政策可行性分析與決策
      1. 可行性分析
        1. 政治可行性
        2. 法令可行性
        3. 技術可行性
        4. 財務可行性
        5. 經濟可行性
      2. 決策與政策合法化
    5. 政策制定過程的要項
      1. 遠景
      2. 策略規劃
      3. 可行決策
  5. 政策評估
    1. 政策評估的功能
      1. 績效資訊的提供
      2. 釐清政策目標與價值
      3. 協助政策問題的重構
    2. 政策評估的分類
      1. 預評估
        1. 規劃評估
        2. 可評估性評估
        3. 修正方案評
      2. 過程評估
      3. 結果評估
        1. 產出評估
        2. 影響評估
    3. 政策評估的實施步驟
      1. 確認評估目的與評估者
      2. 選擇評估資料的蒐集方法
      3. 進行政策執行結果的比較
      4. 處理評估結果
        1. 政策創新
        2. 政策賡續
        3. 政策維持
        4. 政策終結
  6. 傳統的過程論
    1. 政策制定
      1. 議題設定
      2. 政策規劃與分析
      3. 政策合法化
    2. 政策執行
    3. 政策評估
      1. 政策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