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距離
    1. 準備期
      1. 頭部
        1. 眼睛
          1. 注視前方落地的地點
      2. 手臂
        1. 小臂帶動大臂
          1. 自然擺動
      3. 軀幹
        1. 髖、膝、踝
          1. 微微彎曲
        1. 雙腳平行站立
    2. 起跳期
      1. 擺臂
        1. 速度快
          1. 角動量大
        2. 力矩
          1. 力臂
          2. 手臂到身體的長度
          3. 下蹲
          4. 順勢向後擺
          5. 力量
          6. 上半身帶動力量
          7. 跳躍
          8. 前擺
          9. 高過於頭部
      2. 前傾
        1. 重心置前腳掌
          1. 超過三十度
      3. 角度
        1. 起跳角度
          1. 垂直方向
          2. 水平方向
          3. 約小於45度
        2. 關節角度
          1. 髖踝膝
          2. 下蹲
          3. 明顯屈驅
          4. 跳躍
          5. 完全伸展
      4. 爆發力
        1. 蹬地力量
          1. 反作用
          2. 地面推力
          3. 摩擦力
          4. 地板
          5. 鞋子
          6. 作用力
          7. 肌肉施力的力量
    3. 空中期
      1. 重心上升
        1. 阻力
          1. 重力
          2. 空氣阻力
          3. 濕度
          4. 風速
          5. 壓力
        2. 速度
          1. 水平速度
          2. 水平距離
          3. 眼睛
          4. 往前看
          5. 往下看
          6. 提早落地
          7. 垂直速度
          8. 垂直高度
        3. 重心平衡
          1. 手-向後擺
          2. 身體-挺腰
          3. 完全伸展
          4. 腳-往後延伸
      2. 重心下降
        1. 收縮腹部
        2. 雙腳前移
        3. 髖關節角度小
        4. 手臂由上往下前延伸
    4. 著地期
      1. 著地前期
        1. 煞車力
          1. 速度變化
          2. 身體重心置地面距離
          3. 重心>速度
          4. 後倒
          5. 重心=速度
          6. 平穩
          7. 重心<速度
          8. 前傾
        2. 摩擦力
          1. 地板
          2. 鞋子
      2. 肌肉
        1. 下肢肌群
          1. 收縮型態
          2. 向心
          3. 等長
          4. 離心
    5. 結束期
      1. 雙腳落地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