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d Disk Driver硬碟
-
硬碟結構
- Head磁頭
- Track磁軌
- Cylinder磁柱:硬碟分割區的最小單位
- Sector磁區:硬碟記錄資料的最小單位(512Bytes)
- Block磁塊:系統儲存資料的最小單位
- 總容量C*H*S
-
設備種類
-
IDE/ATA: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
- 最多連接四個設備
- 匯流排16bits
- 傳輸速率:66,100,133MB/sec
-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 可連接八個以上的設備
- 傳輸速率:160,320,640MB/sec
-
SATA:Serial ATA
- 可連接八個以上的設備
- 需啟動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 支援熱插拔(Hotplug)
- 傳輸速率:1.5(I), 3.0(II), 6.0(III)Gb/sec
-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 可連接四個設備
- 支援熱插拔(Hotplug)
- 傳輸速率:3.0, 6.0Gb/sec
-
裝置代號
-
IDE/ATA
-
Primary
- Master:/dev/hda
- Slave:/dev/hdb
-
Secondary
- Master:/dev/hdc
- Slave:/dev/hdd
-
SCSI, SATA, USB
- /dev/sd[a-z]
-
分割種類
-
MBR(Master Boot Record)
- 64 Bytes Partition Table
- 4 Partition * 16Bytes
- 1 Sector=512Bytes
-
Primary Partition主要分割區
- 最多只能有四個 hda[1-4]
-
Extended Partition延伸分割區
- 主要分割的一種,最多只有一個 hda[1-4]
-
Logic Partition邏輯分割區
- 存在於延伸分割區,可以有多個 hda[5-n]
-
目錄與檔案
-
目錄
-
概念
- 絕對路徑
- 相對路徑
- 所有目錄下都會有兩個目錄 "." 與 ".."
- 根目錄上層目錄 ".." 與 "." 是同一個目錄
-
符號
- . :當前目錄
- .. :上一層目錄
- - :前一個工作目錄
- ~ :目前使用者家目錄
-
檔案
-
檔案屬性
- 權限、連結數、擁有者、群組、檔案容量、修改日期、檔名
-
檔案種類
- d:目錄(directory)
-
-:檔案(regular file)
- 純文字檔(ASCII)
- 二進位檔(binary)
- 資料格式檔(data)
- l:link file
-
設備與裝置檔(device)
- b(block):可供儲存的周邊設備
- c(character):序列設備(鍵盤滑鼠)
- s:資料接口檔(sockets)../var/run
- p:資料輸送檔(FIFO,pipe),解決多個程序同時存取一個檔案
-
連結
-
ln -s oldFile newFile(symbolic link)
- 可跨檔案系統
- 可建立目錄
- 產生新的inode
- 搜尋效率較差
-
ln oldFile newFile(hard link)
- 不可跨檔案系統
- 不可建立目錄
- 不產生inode,不佔容量
- 執行效率較快
-
檔案系統
-
/ 根目錄
-
家目錄
- /root
- /home
-
開機目錄
- /boot:開機使用檔案,Linux核心檔案以及開機選單、vmlinuz
-
/etc:系統主要設定檔
- /etc/init.d/
- /etc/xinetd.d/
- /etc/X11/
- /etc/init.d(啟動腳本)
- /sbin(system binary):重要的系統執行檔,開機、修復、還原系統所須指令
- /bin(binary):系統執行檔,單人維護模式下還能夠被操作的指令
- /lib(library):開機時與/bin、/sbin目錄執行檔所用到的函式庫
- /dev(device):任何裝置與周邊設備都以檔案的型態存在於此
-
掛載目錄
- /media:軟碟、光碟裝置掛載於此,就是可移除的裝置
- /mnt(monut):額外的裝置可掛載於此,常為暫時掛載用
-
軟體目錄
-
/usr(Unix software resource):Unix作業系統軟體資源
- /usr
- /usr/include(C++ header與include檔案放置於此)
- /usr/src(一般原始碼放置於此)
- /usr/lib(應用程式的函式庫與object file)
- /usr/local(系統管理員在本機自行安裝的軟體)
- /usr/sbin(非系統正常運作所需的系統指令)
- /usr/bin(與開機過程無關的使用者指令)
- /usr/share(共享文件)
- /usr/X11R6(X Window System重要資料所放置的目錄)
- 系統安裝完畢時,此目錄會佔用最多硬碟容量
- /opt(option):第三方協力軟體放置的目錄(/usr/local)
-
暫存紀錄
-
/var(variable):常態性變動檔案
- /var
- /var/cache(程式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暫存檔)
- /var/lib(程式執行過程中,需要使用的資料檔案)
- /var/lock(某些裝置或檔案資源只能被一個應用程式使用,需將該裝置上鎖)
- /var/log(重要!登錄檔放置目錄,紀錄登入者資訊)
- /var/mail(個人電子郵件信箱目錄,常與/var/spool/mail目錄互連)
- /var/run(某些程式或服務啟動後,會將PID放置在此)
- /var/spool(放置佇列資料,就是排隊等待其他程式使用的資料)
- 系統運作後,才會漸漸佔用硬碟容量
- 包含 cache、log、軟體運作所產生的檔案
- /srv(service):一些網路服務啟動之後,所需取用的資料
- /tmp(temp):正在執行的程序暫時放置檔案的地方,建議定期清理
-
行程
- /proc:process
-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
-
四種型態
- 可分享(shareable)
- 不可分享(unshareable)
- 不可變(static)
- 可變動(variable)
-
三個目錄
- /(root,根目錄):與開機系統有關
- /usr(unix software resource):與軟體安裝/執行有關
- /var(variable):與系統運作過程有關
- Network File System(NFS)
-
說明文件
-
man(manual)
-
九大分類
- 1.General Command一般指令
- 2.System Calls系統呼叫
- 3.Subroutines函式庫
- 4.Special Files特殊檔案
- 5.File Formats檔案格式
- 6.Games遊戲相關
- 7.Macros and Conventions巨集和習慣
- 8.Maintenence Commands維護指令
- 9.Kernel Interface核心介面
-
鍵盤指令
- 空白鍵:向下翻一頁
- PageDown:向下翻一頁
- PageUp:向上翻一頁
- Home:到第一頁
- End:到最後一頁
- /string:往下搜尋
- ?string:往上搜尋
- n:同向持續搜尋
- N:反向持續搜尋
- q:離開
-
檔案路徑
- 文件資料:/usr/share/man/
- 軟體文件:/usr/share/doc/
- 路徑設定:/etc/man.config/
-
選項
- -f:相同於whatis(完整比對;whatis資料庫)
- -k:相同於apropos(模糊比對;whatis資料庫)
- -K:搜尋man page所有內容
- info
-
whatis
- makewhatis:/usr/sbin/make/makewhatis(索引man的NAME標題)
- whatis:系統指令的文件查詢(完整比對;whatis資料庫)
- apropos:系統指令的文件查詢(模糊比對;whatis資料庫)
-
時間類型
- modification time(mtime):當檔案的內容被改變時更新(ls)
- status time(ctime):當檔案的狀態改變時更新(無法任意指定)
- access time(atime):當檔案的內容被讀取時更新(cat)
-
標準輸入、輸出、錯誤
-
訊息標準
- 標準輸入STDIN:0(Standard Input)
- 標準輸出STDOUT:1(Standard Output)
- 標準錯誤STDERR:2(Standard Error)
-
terminal終端機
- STDERR
- STDOUT
-
訊息導向
- 重新導向(Redirection)
- 附加重新導向(Append Redirection)
- 多重重新導向(Multiple Redirection)
- 重新導向合併(Redirection Merge)
- 防止重新導向覆蓋檔案(No Clobber)
-
常用指令
-
Command Line指令列
- Command指令+Option選項+Argument引數
-
Prompt指令提示字元
- $:一般使用者
- #:系統管理員
-
常用選項
- -f:force
- -i:interactive
- -v:verbose
- -R:recursive
-
目錄專用
- cd(change directory)變更目前工作目錄
-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顯示目前工作目錄
- -P:顯示確實路徑,而非link
-
mkdir(make directory)
-
-m(mode):建立目錄同時指定權限
- mkdir -m 711 test
- -p(parents):建立有階層式目錄
-
rmdir(remove directory)
- 僅能刪除空目錄喔!
- -p(parents):刪除有階層的目錄
-
檔案目錄
-
ls(list directory content)
- -a:顯示含隱藏檔(.開頭)
- -l:顯示詳細資訊
- -d:檢視目錄資訊
-
-F:檔案名稱後加上類型符號
- *:執行檔
- /:目錄
- @:Symbolic link
- =:IPC(Socket pipe)
- -R:連同子目錄內容一起列出
- -S:以檔案大小排序(File size)
- -h:將檔案容量以人類易讀方式列出
- -i:列出 inode號碼
- -n:列出UID與GID而非使用者與群組
- -r:排序結果反轉riviver
- -t:以修改時間排序
- -s:列出檔案大小(block size)
- -x:用一橫行列出檔案
- --color=never:設定顯示顏色
- --full-time:顯示完整時間
- --time={atime,ctime}:變換時間屬性
-
touch(修改檔案時間)
- -a(atime):改變存取時間
- -m(mtime):改變修改時間
- -c:存在的檔案改變其建立時間,不存在的檔案不要建立
- -d:指定時間(atime/mtime)
- -t:修改時間的格式[[CC]YY]MMDDhhmm[.ss](atime/mtime)
- -r:reference,atime,mtime
- 預設會改變atime/ctime/mtime,ctime無法指定時間
-
file(觀察檔案類型)
- 可以知道檔案是ASCII或data或binary
-
三大指令
-
cp(copy)
- 選項
- -f:不做警告提示
- -i:提示確認
- -r(R):遞迴複製
- -a:等於使用-dpR
- -d:若為link file,則複製link file而非檔案本身
- -p:保留原有檔案屬性
- -u:只複製目的不存在與取代時間較舊的檔案(update)
- 建立連結
- -l:複製成為hard link(ln)
- -s:複製成為symbolic link(ln -s)
- 無任何選項時,cp是複製連結檔的原始檔,而非連結檔
-
mv(move)
- -f:不做警告提示
- -i:提示確認
- -u:update
-
rm(remove)
- -f:不做警告提示
- -i:提示確認
- -r(R):遞迴刪除
-
搜尋檔案
- whereis:找出指令、原始碼、man page所在路徑
- which:找出指令所在路徑
- locate:根據updatedb的資料庫找出檔案
-
updatedb:建立或更新指令locate所需資料庫
- (root權限)
-
/etc/updatedb.conf
- PRUNE:刪除、削減
- PRUNEFS:不需要的FS Type
- PRUNEPATHS:不需要的目錄
- 系統預設每日會執行一次updatedb
- -e:排除不作索引的目錄 ex. updatedb -e /root,/tmp
-
find:即時搜尋系統上的檔案
-
find_目錄_表示法_處理法
- 目錄可以指定一個或多個,預設為目前目錄
- 表示法(參考檔案屬性)
- -name檔案名稱:尋找檔案名稱
- -type檔案類型:尋找檔案類型
- b,c,d,p,f,l,s
- -user使用者名稱:尋找屬於使用者的檔案
- -group群組名稱:尋找屬於群組的檔案
- -perm權限:尋找符合權限的檔案
- -inum inode編號:尋找屬於該inode的檔案
- -atime N:找N天內被存取過的檔案
- 處理法
- -print:將找到的檔案顯示出來(預設)
- -exec cmd {} ... \;:將找到的檔案以指令處理
- -ok 指令{} ... \;:作用與-exec相同,差別只有會詢問是否處理
- {}表示所找到的檔案,大括號中間不能有空格!
-
過濾指令(Filter Command)
-
檢視檔案
-
直接檢視
-
cat(concatenate):
- 檢視內容
- -A:等於 -vET
- -v:顯示看不出來的特殊符號(F1..)
- -E(Ends):標示結尾字元$
- -T(Tabs):顯示TAB字元為^I
- 標示行號
- -b:標示非空行行號
- -n:標示所有行號
- -s(squeeze):把相鄰空行轉成一個空行(blank lines)
- 將標準輸入或檔案內容導到標準輸出,無標準錯誤!
- tac:將cat輸出的順序反過來顯示
-
nl(Number Lines):標示行號
- -b a:標示所有含空行行號(cat -n類似)
- -b t:標示非空行行號(預設)(cat -b類似)
- -n:指定行號表示法
- -w:行號欄位佔用的位元數
-
翻頁檢視
-
more:
- Enter:下一行
- 空白鍵:下一頁
- ^b:上一頁
- /字串:往下搜尋字串
- :f:顯示檔名與目前行數
- q:離開
-
less:
- more加強版,具有與vi的部份功能
- Enter、j:下一行
- k:上一行
- 空白鍵、f、PgDn:下一頁
- b、PaUp:上一頁
- q:離開
- v:進入vi模式
- /字串:往下搜尋字串
- ?字串:往上搜尋字串
- n:繼續上次搜尋
- N:反向繼續上次搜尋
- [n]G:到第n列
-
資料擷取
-
head:檢視前幾行
- -n X:指定顯示前X行
- -n -X:指定倒數X行不顯示
- 預設顯示前10行
-
tail:檢視後幾行
- -n X:指定顯示後X行
- -n +X:指定顯示第X行到最後一行
- -f:使檔案保持開啟狀態(^c結束)
- 預設顯示後10行
-
行列處理
-
cut:欄位分隔
- 預設分隔字元為TAB
- -d:定義區隔字元
- -f(field):指定取出第幾個欄位(領域)
- -b:列出指定byte(ex.ls -l /dev/ | cut -b1-10)
- -c:跟-b很像,國際化字元會有差異
-
uniq:把相同且相鄰的列變成一列
- -c:相鄰重複的列數有多少
-
sort:以欄位排序
- 預設是以ASCII順序排序,以英文小寫優先
- -n:以數字排序,預設以文字排序
- -u:若有相鄰相同的行列,則顯示一行列表示;如同uniq
- -r:將排序結果反轉
- -o <檔案>:將排序結果輸出(STDOUT)到檔案
- -b:忽略空白字元
- -t:指定區隔字元
- -k POS1[,POS2]:指定排序領域
-
wc(word count):統計字數
- -l:列出檔案有多少列(預設)
- -w:列出檔案有多少個字(預設),空白鍵分開的
- -c:列出檔案有多少個位元組(預設),含空白與換行
- -L:最長行的總字元數
-
處理檔案
- tr(translate):字元轉換
- grep
- sed
-
od:非純文字檔案
-
-t Type
- a:預設字元輸出
- c:使用ASCII字元輸出
- d[size]:使用十進位輸出
- f[size]:使用浮點數輸出
- o[size]:使用八進位輸出
- x[size]:使用十六進位輸出
- strigns
- hexdump
- join
- split
- paste
- expand
- unexpand
- tee
- xargs
- 能接受STDIN資料與輸出到STDOUT/STDERR的指令
- |(pipeline):只能輸出STDOUT,STDERR會被濾掉
-
權限指令
- -rwxrwxrwx(檔案類型、擁有者、群組、其他人)
-
檔案權限
- r(read):可讀取檔案內容的權限
- w(write):可新增、編輯、修改檔案內容(不含刪除)的權限
- x(execute):可執行檔案的權限
-
目錄權限
- r(read contents in directory):有讀取目錄結構清單的權限(只有檔案名稱列表)
-
w(modify contents of directory):異動該目錄結構清單的權限
- 建立新的檔案與目錄
- 刪除已存在的檔案與目錄(不論該檔權限為何)
- 更名已存在的檔案與目錄
- 搬移已存在的檔案與目錄
- x(access directory):能否進入該目錄成為工作目錄(才能取得檔案屬性)
-
相關指令
-
chgrp改變檔案所屬群組
- chgrp [-R] grpname dirname/filename
-
chown改變檔案擁有者
- chown [-R] user:grp dirname/filename
-
chmod改變檔案權限
-
數字
- chmod [-R] rwxrwxrwx dirname/filename
- r=4; w=2; x=1; SUID=4; SGID=2; SBIT=1
-
符號
- chmod [-R] [u,g,o,a][+,-,=][r,w,x] dirname/filename
- 數字與符號可以用逗號隔開複數設定
- Change permission Mode
- 指有擁有者與root可以更改檔案權限
- chattr設定隱藏屬性
- lsattr顯示隱藏屬性
-
umask預設權限
- 檔案的預設權限-rw-rw-rw-:666
- 目錄的預設權限drwxrwxrwx:777
-
root
- 預設umask:0022
- 檔案權限-rw-r--r--
- 目錄權限drwxr-xr-x
-
使用者
- 預設umask:0002
- 檔案權限-rw-rw-r--
- 目錄權限drwxrwxr-x
- User file creation mode MASK(bitwise NOT)
-
特殊權限
-
SUID(SetUID):4
- SUID只對二進位程式有效(shellscript不行)
- 執行者對該程式需有x可執行權限
- 僅在該程式run-time中有效
- 執行者將具有該程式擁有者的權限
-
SGID(SetGID):2
-
檔案
- SGID只對二進位程式有效
- 執行者對該程式需有x可執行權限
- 執行者將具有該程式的群組權限
-
目錄
- 該目錄下建立的檔案,擁有群組皆為該目錄的群組
-
SBIT(Sticky Bit):1
- 只對目錄有效果(others才可用)
- 目錄下其他使用者不能刪除與更名不屬於自己的檔案
-
CentOS
- uname -r
- lsb_release -a
- basename:取得路徑的檔案名稱
- dirname:取得路徑的目錄名稱
- ctrl+c:中斷或停止程序
- ctrl+d:停止輸入EOF
-
磁碟與檔案系統
-
磁碟檔名
- /dev/sd[a-p][1-15]:為SCSI, SATA, USB, Flash隨身碟等介面的磁碟檔名
- /dev/hd[a-d][1-63]:為 IDE 介面的磁碟檔名
- 主要分割與延伸分割最多可以有四筆(硬碟的限制)
- 延伸分割最多只能有一個(作業系統的限制)
- 邏輯分割是由延伸分割持續切割出來的分割槽
- 主要分割與邏輯分割才能夠被格式化
- 邏輯分割的數量依作業系統而不同
-
檔案系統
-
Linux ext2,3
-
Sector磁區
- 第一個磁區
- 主要開機區(Master boot record, MBR), MBR 佔有 446 bytes。
- 分割表(partition table),partition table 則佔有 64 bytes。
-
superblock
- 記錄此FS的整體資訊,包括inode/block的總量、使用量、剩餘量, 以及檔案系統的格式與相關資訊等
-
inode
- 記錄檔案的屬性,一個檔案佔用一個inode,同時記錄此檔案的資料所在的 block 號碼
-
block
- 實際記錄檔案的內容,若檔案太大時,會佔用多個 block
-
block group
- Ext2 檔案系統在格式化是區分為多個區塊群組 (block group)
- data block (資料區塊)
- Ext2 檔案系統中所支援的 block 大小有 1K, 2K 及 4K 三種而已
- block bitmap (區塊對照表)
- inode table (inode 表格)
- 每個 inode 大小均固定為 128 bytes
- 記錄檔案的屬性以及該檔案實際資料是放置在哪幾號 block 內
- 每個檔案都僅會佔用一個 inode 而已
- inode 記錄一個 block 號碼要花掉 4byte
- 定義為12個直接,一個間接, 一個雙間接與一個三間接記錄區
- inode bitmap (inode 對照表)
- Superblock (超級區塊)
- superblock 的大小為 1024bytes
- block 與 inode 的總量
- 未使用與已使用的 inode / block 數量
- block 與 inode 的大小 (block 為 1, 2, 4K,inode 為 128 bytes)
- FileSystem掛載時間、最近一次寫入時間、最近一次檢驗磁碟 (fsck) 的時間
- 檔案系統已被掛載,則 valid bit 為 0 ,若未被掛載,則 valid bit 為 1
- 一個檔案系統應該僅有一個 superblock 而已
- Filesystem Description (檔案系統描述說明)
- 每個區塊群組都有獨立的 inode/block/superblock 系統
-
掛載設備
-
mkfs
- -t:製作檔案系統ext3,gfs,gfs2,msdos,vfat,cramfs,預設為ext2。
-
mke2fs
- 製作ext2,ext3專屬檔案系統
-
mke2fs [-j][-b 區塊大小][-L 標籤名稱] <設備名稱>
- -j:指定journal成為ext3
- -b:區塊大小1k, 2k, 4k
- -L:標籤名稱e2label
- -T:指定檔案系統的參數型式,一個inode多大
- -M:決定最後掛載的目錄
- -m:保留區塊百分比,預設5%給root
- -N:指定inode數量,根據bytes/inode的比例
- -n:不實際建立檔案系統,先測試參數內容
- -i:指定bytes/inode的比例大小,檔案系統產生後inode就不能再增加
-
mount
-
mount [-a] [-t 檔案系統] [-o 選項] <設備> <掛載點>
- 無參數:列出/etc/mtab紀錄正在掛載的檔案系統
- -a(auto):參考/etc/fstab內容掛載檔案系統
- -t:檔案系統類型,預設為ext2或ext3
- -o 選項:
- auto:執行-a時,自動掛載
- noauto:執行-a時,不自動掛載
- user:可讓一般使用者掛載該檔案系統
- nouser:所有一般使用者皆不能掛載該檔案系統
- rw:掛載該檔案系統可讀寫
- ro:掛載該檔案系統是唯讀
- remount:無須卸載,直接重新掛載檔案系統
- loop:掛載loopback設備專用
- defaults:包含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
- -n:掛載後不將訊息寫入/etc/mtab
- 檔案系統掛載後,會改變原本掛載點的屬性、權限
-
umount
-
umount [-a] [-fl] <設備名稱|掛載點>
- -a(all):參考/etc/mtab內容卸載所有檔案系統
- -f(force):強迫卸載
- -l(lazy):等檔案系統忙完後在卸載
- 卸載前提:檔案系統必須不在busy狀態
- 掛載順序:已格式化設備→ 建立掛載點→ 掛載,什麼類型的,檔案系統到,掛載點→ 卸載,什麼掛載點
-
設備工具
-
du(Disk Usage):檔案或目錄的使用狀況
- du -sh /*
-
df(Disk Free):檔案系統的使用狀況
- df -haTi
-
fsck(Filesystem Check):檢查檔案系統
- 只有root可以執行
- 必須先卸載該檔案系統或在ro狀態下
-
fsck [-t 檔案系統類型] [選項] <設備名稱>
- 選項
- -t type:指定檔案系統格式(msdos, vfat, ext2, ext3...)
- -p(repair):自動修復損壞的檔案系統
- -y(yes):詢問都以yes回覆
- -c(check):檢查壞軌後放到壞軌黑名單
- -A:依據/etc/fstab內容掃描
-
e2fsck:專門檢查ext2/ext3檔案系統
- 與fsck相同
- dumpe2fs:顯示ext2/ext3檔案系統詳細資訊
-
tune2fs:ext2/ext3檔案系統微調指令
- tune2fs [選項] <設備名稱>
- -l:列出目前設備的參數狀況
- -L 名稱:指定檔案系統的標籤名稱
-
-j:將ext2轉成ext3
- 注意:ext2/ext3 inode數量無法變更
- -O has_journal:增加journal的功能
- -O ^has_journal:移除journal的功能
- -m n:設定保留給root的block百分比,預設為5%
- -r n:直接設定保留給root的block數量
- -c n:設定最大掛載的次數
- e2label:ext2/ext3檔案系統標籤指令
-
虛擬記憶體Swap
- 通常為實體記憶體的1.5 ~ 2倍大小
- mkswap <設備名稱>:把設備格式化為swap
- swapon <設備名稱>:把該swap加入系統中
- swapoff <設備名稱>:把該swap從系統移除
- free:顯示實體記憶體與虛擬記憶體使用狀況
-
磁碟配額Quota
- 必須核心與檔案系統同時提供配額功能
- 能限制使用者或群組,對檔案系統的磁碟空間(block)與檔案數量(inode)作配額限制
- mount -o usrquota,grpquota <設備名稱> <掛載點>
-
quota:一般使用者顯示其配額資訊
- quota [-ug] [使用者|群組]
-
quotacheck:建立與更新配額所需資料庫
- aquota.user, aquota.group
- -augv(只搜尋/etc/mtab已掛載有配額選項的檔案系統)
-
quotaon:啟動配額功能
- quotaon -augv [裝置或掛載點]
-
quotaoff:關閉配額功能
- quotaoff -augv [裝置或掛載點]
-
edquota:編輯使用者或群組的配額
- edquota [選項] <使用者|群組>
- -u:編輯使用者配額
- -g:編輯群組配額
- -f:指定某個檔案系統(預設為所有quota檔案系統)
- -t:指定gracefull time,單位可以為秒分時天
- -p:指定某個使用者為樣板做複製
-
repquota:顯示所有配額資訊
- repquota -augv
- Block limits:使用的磁碟空間,單位1KB
- File limits:使用的檔案數量
- Soft limit:使用者或群組的配額限制(會開始警告)
- Hard limit:使用者或群組的最大配額上限
- Graceful time:容許使用者或群組超過配額的時間(超過Soft limit幾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