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头面部
    1. 头部
      1. 【肾水不足,泻火上冲,头似痛非痛】
        1. 处方
          1. 熟地 一两
          2.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3. 玉竹 一两
          4. 滋阴润肺,生津养胃
          5. 山萸yu肉 四钱
          6.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7. 真山药 四钱
          8.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9. 元参 三钱
          10. 清热,解毒,养阴
          11. 川穹 二钱
          1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3. 当归 三钱
          14. 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15. 五味子 三钱
          16.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泄,宁心安神
          17. 麦冬 三钱
          18. 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2. 使用
          1. 水煎服
      2. 【偏正头风顶上痛】
          1. 厥阴经头疼
        1. 处方
          1. 川穹xiong 1钱
          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 川羌活 3钱
          4.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止痛
          5. 蒿本 3钱
          6. 散风寒燥湿
          7. 芸香 3钱
          8. 祛风镇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9. 细辛 1钱
          10. 祛风,敢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11. 薄荷 3钱
          12.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13. 银胡(柴胡) 3钱
          14.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5. 甘草 1钱
          16.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17. 水煎服
        2. 又方
          1. 细辛 1钱
          2. 祛风,敢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3. 蔓荆子 2钱
          4.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5. 辛荑 2钱
          6. 散风寒,通鼻窍
          7. 当归 5钱
          8. 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9. 川穹 1钱
          10.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1. 水煎服,三服立愈
        3. 又方
          1. 针法
          2. 左痛针刺左迎香
          3. 右痛刺右迎香穴
          4. 左右皆痛,左右同刺,立愈
      3. 【偏正头风】
        1. 处方
          1. 香白芷 炒,二两五钱
          2. 祛风散湿, 排浓生肌,止痛
          3. 川穹 炒 一两
          4.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5. 甘草 炒 一两
          6.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7. 川乌头 半生半熟研磨 一两
          8.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麻醉止痛
        2. 使用
          1. 每服一钱,细茶,薄荷汤调下。
          2. 百药不治,一服便可,天下第一方也
      4. 【偏头痛或左右皆痛】
          1. 少阳症头疼
        1. 处方
          1. 川穹 二钱
          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 白芍 五钱
          4.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5. 郁金 二钱
          6.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7. 柴胡 三钱
          8.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9. 香附 三钱
          10.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11. 芥子 三钱
          12. 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13. 白芷 三钱
          14. 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15. 甘草 一钱
          16.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17. 水煎服,一服立愈
        2. 又方
          1. 白芷 三钱
          2. 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3. 天麻 二钱
          4.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5. 防风 三钱
          6.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7. 荆芥 三钱
          8. 祛风解表,止血
          9. 水煎服
      5. 【一切头疼】
        1. 处方
          1. 川穹 五钱
          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 荆芥 四钱
          4. 祛风解表,止血
          5. 白芷 二钱
          6. 祛风散湿, 排浓生肌,止痛
          7. 甘草 二钱
          8.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9. 羌活 二钱
          10.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防风 三钱
          12.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13. 细辛 二钱
          14. 祛风,敢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15. 共细末,每服二钱,早晚清茶送下,准好
        2. 又方
          1. 川芎
          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 白芷
          4. 祛风散湿, 排浓生肌,止痛
          5. 石膏
          6.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7. 各等分,共为细末,早晚清茶送下
      6. 【男女一切头痛】
        1. 处方
          1. 荆芥 三钱
          2. 祛风解表,止血
          3. 防风 三钱
          4.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5. 山栀子 三钱
          6.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 桔梗 三钱
          8. 开宣肺气,祛痰,排浓
          9. 羌活 三钱
          10.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川芎 二钱
          1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3. 薄荷 二钱
          14.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症
          15. 甘草 二钱
          16.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17. 胡连 三钱
          18.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19. 细辛 二钱
          20. 祛风,敢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21. 水煎服
      7. 【头痛】
        1. 方名
          1. 血府逐淤汤
        2. 处方
          1. 当归 三钱
          2. 补血,活血,止痛,润肠
          3. 桃仁 四钱
          4.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5. 红花 三钱
          6. 活血祛瘀,通经
          7. 枳壳 三钱
          8. 理气、消胀
          9. 赤芍 三钱
          10.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11. 柴胡 四钱
          12.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3. 甘草 二钱
          14.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15. 桔梗 三钱
          16. 活血祛淤,补肝肾,强筋骨,利尿痛淋,引血小行
          17. 川穹 一钱半
          18.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9. 牛膝 二钱
          20. 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21. 生地黄 四钱
          22. 滋阴补肾、清热凉血
          1. 须查患头痛,无表症,无里症,无气症,痰饮等,忽发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3. 出处
          1. 王清任【医林改错】
      8. 头风
        1. 处方
          1. 川穹 一两
          2.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 天麻 一两
          4.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5. 川乌 一两
          6.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2. 使用
          1. 侵泡,刨去皮,捣碎,炒黄
          2. 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茶调下,薄荷更佳
      9. 秃疮良方
        1. 处方
          1. 苦陈皮(要细白皮)三两
        2. 处理
          1. 瓦上烘干,为细末,香油调,搽数日
      10. 偏头风方
        1. 处方
          1. 夏枯草 四钱
          2. 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3. 白芷 三钱
          4.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5. 芥穗 三钱
          6. 疏风解表,透疹
          7. 苍耳子 八钱
          8. 发表散寒、祛风除湿、通鼻窍和解毒、杀虫
          9. 川芎 二钱
          10. 行气开淤、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11. 细辛 一钱
          12.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13. 防风 三钱
          14. 解表、祛风、止惊
          15. 薄荷 三钱
          16.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清利咽喉、疏肝理气
          17. 辛夷 三钱
          18. 祛风寒、通鼻窍
          19. 生黄芩 三钱
          20.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21. 柴胡 三钱
          22. 和解少阳、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23. 生甘草 三钱
          24. 补气健脾、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补气健脾
      11. 头发脱落
        1. 方名
          1. 通窍和血汤
        2. 处方
          1. 麝香 五厘,娟包
          2. 桃仁 四钱,研泥
          3. 红花 四钱
          4. 大枣 7个 去核
          5. 老葱 三钱 切碎
          6. 鲜姜 三钱 切碎
          7. 川芎 二钱
          8. 赤芍 三钱
          9. 黄酒 半斤
        3. 处理
          1. 煎三次,药汁倒在黄酒内,然后麝香用娟包好,放在黄酒内再煎,熬六七沸,早晚空心服,喝三次
        4. 备注
          1. 赤芍发散,白芍收聚,入肝经,此方亦治眼痛白珠红,鼻子臭,糟鼻子,年久耳聋,牙疳,出臭气,妇人干劳,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症
        5. 出处
          1. 王清任(医林改错)
      12. 白发转黑
        1. 单方
          1. 轻粉 十克
          2. 好醋为引,调匀。
          3. 临睡前,涂在头发上,用毛巾覆盖,早上取开,全发变黑
          4. 海螵蛸,何首乌各15g,青黛十克,水煎服三剂痊愈
      13. 脱发
        1. 处方
          1. 生香油
          2. 芝麻油
          3. 桑叶
          4.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5. 煎水,去渣,洗头
      14. 少年白头
        1. 处方
          1. 黑芝麻
          2. 补益精血,润燥滑肠
          3. 制首乌
          4. 补益精血,截疟(nue),解毒,润肠通便
          5. 做成小丸,每服6g。
      15. 血热脱发
        1. 单方
          1. 熬大米稀饭时,放点熟黑芝麻,再加点冰糖,经常吃
      16. 头屑干洗方
        1. 处方
          1. 蒿本
          2. 白芷
          3. 等分为末,夜搽旦梳,垢自去也
          4. 另桑白皮同侧柏叶,沐发不落
      17. 读书益记方
        1. 处方
          1. 远志,益智仁各15g,桂圆肉30g,研磨,蜂蜜糖炼为丸,手指大。每次服三丸,每日二次(记忆力日渐增强)
        2. 又方
          1. 蜂糖一钱,鸡蛋白1个,调匀,冲水服,每天早上一次,连服7天后,可以增强记忆力。
        3. 出处
          1. 李光明传
      18. 头晕眼花,手发胀,血压偏低,心内闷有郁气
        1. 处方
          1. 灸黄芪 20g
          2. 赤芍 12g,
          3. 防风 9g
          4. 山萸肉 12g
          5. 柴胡 12g
          6. 羌活 9g
          7. 山药 9g
          8. 牡丹皮 6g
          9. 熟地 15g,补肾水
          10. 川穹 3g
          11. 当归12g
          12. 生甘草 6g,能泻火
      19. 经年头痛
        1. 处方
          1. 家槐花晒干研末,煮鸡蛋蘸(zhan)吃,喝黄酒发汗
      20. 血虚白发
        1. 处方
          1. 制首乌,熟地黄各15g,水煎服
        2. 又方
          1. 制首乌15g,生地黄30g(酒洗),开会冲,代茶饮
    2. 面部
      1. 紫印脸,青记脸黑如墨 白癜风,紫癜风
        1. 方名
          1. 通窍活血汤
        2. 处方
          1. 麝香 五厘,娟包
          2. 桃仁 四钱,研泥
          3. 红花 四钱
          4. 大枣 7个 去核
          5. 老葱 三钱 切碎
          6. 鲜姜 三钱 切碎
          7. 川芎 二钱
          8. 赤芍 三钱
          9. 黄酒 半斤
        3. 处理
          1. 煎三次,药汁倒在黄酒内,然后麝香用娟包好,放在黄酒内再煎,熬六七沸,早晚空心服,喝三次
        4. 备注
          1. 赤芍发散,白芍收聚,入肝经,此方亦治眼痛白珠红,鼻子臭,糟鼻子,年久耳聋,牙疳,出臭气,妇人干劳,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症
        5. 出处
          1. 王清任(医林改错)
      2. 紫白癫斑
        1. 处方
          1. 贝母,天南星等分,为末,生姜带汁擦之
        2. 又方
          1. 贝母,干姜等分,为末
          2. 如 澡豆,入密室中浴擦,得汗为妙
      3. 脸上眼下癫点
        1. 处方
          1. 白术二百克,用百米醋侵泡七到十天,一天擦三次
      4. 口眼歪斜
        1. 方名
          1. 和血息火汤
        2. 处方
          1. 升麻 三钱
          2. 当归 五钱
          3. 黄芪 三钱
          4. 防风 三钱
          5. 秦艽(qiu) 三钱
          6. 白芷 三钱
          7. 桂枝 三钱
          8. 天花粉 二钱
          9. 甘草 二钱
          10. 麦冬 三钱
          11. 玄参 五钱
          12. 煎服,五剂见轻,九剂可愈
        3. 针方
          1. 针刺 颊车,地仓,百会,水沟,承浆,先泄后补
    3. 眼眉部
      1. 暴发火眼及云雾症
        1. 处方
          1. 硼砂 三钱
          2. 枯矾 二钱
          3. 胆矾 三钱
          4. 明矾 二钱
          5. 冰片 二钱
          6. 炉甘石 三钱
          7. 黄连 三钱
          8. 共为细末,点眼既愈
        2. 又方
          1. 当归尾,红花,胆矾,炉甘石 各三钱
          2. 把药装在白布口袋内,用冷开水冲之,药色下沉既洗眼,三次立愈
        3. 又方
          1. 梅片(天然冰片)
          2. 元寸(麝香)
          3. 牛黄
          4. 硼砂
          5. 珠子(珍珠)
          6. 琥珀
          7. 各一钱,炉甘石三钱,共为细末,用纸卷药点眼,三四次既愈
      2. 各种火眼
        1. 处方
          1. 明矾,胆矾,乌梅,川椒各3钱,雄鸡胆一个,新针七支,铜盆一个,开水三碗
          2. 把药同下盆内盖好,放热炕上,七天后取出
          3. 用纸过滤,将药水寸入瓶内,点眼,病情最重者,三五次既愈
      3. 眼伤,流眼水
        1. 处方
          1. 当归身 4钱 酒洗
          2. 白芍 4钱
          3. 川芎 2钱
          4. 生地黄 4钱
          5. 杭白芍 3钱
          6. 天花粉 2钱半
          7. 防风 3钱
          8. 牡丹皮 3钱
          9. 青葙子 2钱
          10. 枸杞子 3钱(眼流水不用)
          11. 竹叶为印,水煎服
      4. 前额连眉棱骨疼痛
          1. 阳明症头痛
        1. 处方
          1. 防风 12g
          2. 羌活 12g
          3. 川穹 3g
          4. 甘草 3g
          5. 水煎服
      5. 目赤肿痛
        1. 处方
          1. 息氛汤
        2. 处方
          1. 白芍 3钱
          2. 白蒺藜 3钱
          3. 菊花 3钱
          4. 山栀子 3钱
          5. 当归 4钱
          6. 茯苓 3钱
          7. 柴胡 3钱
          8. 天花粉 2钱
          9. 蔓荆子 2钱
          10. 甘草 1钱
          11. 决明子 1钱
          12. 水煎服,服后洗三次,愈
      6. 眼内云雾症,白内障
        1. 方名
          1. 太华山眼药膏(又名:紫金锭)
        2. 处方
          1. 炉甘石 一斤
          2. 月石(硼砂) 一斤
          3. 珊瑚 三钱
          4. 玛瑙 三钱
          5. 朱砂 四钱
          6. 石决明 三钱
          7. 绿豆粉 四钱
          8. 上片(冰片) 一钱
          9. 溪片 二钱
          10. 炒片 三钱
          11. 元寸 二钱
          12. 共细末,光明草 适量
        3. 煎膏为锭,赤金为衣,名退云散,或紫金锭
      7. 各种眼疾
        1. 处方
          1. 黄连 三钱
          2. 黄柏 三钱
          3. 黄芩 三钱
          4. 蒙花 三钱
          5. 荆芥 三钱
          6. 防风 三钱
          7. 柴胡 三钱
          8. 草决明 三钱
          9. 木贼 二钱
          10. 桑叶 二钱
          11. 白芍花 三钱
          12. 蚕沙 一钱
          13. 甘草 一钱
          14. 蝉蜕 五分
          15. 浮风子 三分
          16. 冰片 一钱,后下
          17. 薄荷 三钱半
        2. 用法
          1. 用雪水泡药后,熬去渣,然后在下冰片,煎汤内服,也可膏外用
      8. 眼中白翳,云雾胬nu肉
        1. 方名
          1. 天师膏
        2. 处方
          1. 火硝 一钱
          2. 广丹 一钱,(水飞)
          3. 梅片 五分
          4. 共细末,点眼,云翳既退
          1. 此称现称白内障,白翳发展到最后,眼珠长一层黄白色物,看不见物
        3. 出处
          1. 张三丰祖师传
      9. 风火烂眼
        1. 处方
          1. 川连 二钱
          2. 生炉甘石 一钱
          3. 端阳陈艾 二两
        2. 用法
          1. 用小磨香油调匀,擦二夜,分块抹眼上
      10. 眼生异物,白雾症
        1. 处方
          1. 青铜子花 一两
          2. 酸枣仁 一两
          3. 元明粉 一两
          4. 羌活 一两
          5. 为末,每服三钱,日三服
      11. 眼痛,白珠红
        1. 方名
          1. 加味止痛没药散
        2. 处方
          1. 没药 三钱
          2. 血竭 三钱
          3. 大黄 三钱
          4. 朴硝 二钱
          5. 石决明 三钱
          6. 为末,分四服,早晚清茶调服。
          1. 先服通窍活血汤(见头部,【头发脱落】),后服加味止痛没药散
      12. 眼病
        1. 症状
          1. 外感风热毒邪,眼部微痒,流泪,暴盲,目赤肿痛,眼角烂,眼睛少光,沙眼,红眼等
        2. 处方
          1. 柴胡 15g
          2. 荆芥 10g
          3. 升麻 10g
          4. 防风 10g
          5. 法半夏6g
          6. 麻黄6g
          7. 白菊花6g
          8. 甘草 6g
        3. 用法
          1. 生姜,大枣适量为引,水煎服,三五次痊愈
      13. 男妇赤眼
        1. 处方
          1. 赤眼十分重者,以三七根磨汁涂四周甚妙
          2. 米汤服一钱
      14. 暴赤眼痛
        1. 处方
          1. 宣黄连,剉,以鸡子清侵,置地下一夜,次早滤过,鸡羽蘸zhan,滴目内
      15. 洗目仙方
        1. 症状
          1. 双目失明
        2. 处方
          1. 青皮 五钱
          2. 皮硝 五钱
        3. 用法
          1. 煎水二碗,洗之有验,每日三次,辰,午,酉各洗一次
    4. 鼻部
      1. 鼻中流血
        1. 方名
          1. 艾柏饮
        2. 处方
          1. 艾叶 二钱
          2. 柏子仁 钱半,去油
          3. 山萸肉 三钱
          4. 牡丹皮 二钱
          5. 生地黄 三钱
          6. 白莲肉 二钱,去心
          7. 真山药 二钱
          8. 泽泻 一钱
          9. 鲜荷叶 一张,干者不用
          10. 水煎服,最重者二三服既愈
        3. 右方
          1. 用灯芯一根,蘸清油,在少商穴(大拇指夹缝中)烧一下,左流烧右,右留烧左,双留具烧,立止,再流再烧,若起泡者,刺破烧之,止后,再用艾柏饮,衄血最效
        4. 又方
          1. 当归 二钱
          2. 玄参 一钱
          3. 柴胡 四钱
          4. 贝母 三钱
          5. 辛夷 二钱
          6. 山栀子 三钱,炒
          7. 水煎服,三五服
        5. 又方
          1. 取比茨芽根(又名:七七芽,学名:刺儿菜)用根的白色一头,不拘多少,捣泥取水,加白糖,露天放置一夜天亮喝,冲服立愈
        6. 又方
          1. 用耕地牛鼻子上系的牛绳索,取来束在腰内,流血立止,多束几日,病愈再去
          1. 鼻中流血久年不止,或愈或不愈,最能杀人
      2. 鼻中流血不止
        1. 单方
          1. 用大红蒜,不拘多少,捣泥,敷足心内,其患自止
        2. 出处
          1. 谢理恩道长传
      3. 鼻子流血
        1. 处方
          1. 鲜生地,鲜柴胡,捣成水,加白糖
      4. 鼻子出血不止
        1. 单方
          1. 用白纸一张,接流出的鼻血,再灯头上烧为灰,用井水冲服
        2. 又方
          1. 当归 20g
          2. 玄参 15g
          3. 柴胡 20g
          4. 山栀子 12g
          5. 艾叶 6g
          6. 牡丹皮 9g
          7. 柏子仁 12g
          8. 山萸肉 12g
          9. 生地黄 20g
          10. 泽泻 9g
          11. 真山药 12g
          12. 白连肉(莲子心)12g
          13. 鲜荷叶一张
          14. 糖为引
      5. 鼻衄不止
        1. 处方
          1. 精调白及末,涂山根上,仍以水服一钱
      6. 流鼻血
        1. 治法
          1. 鸡冠花10g,侧柏叶15g,或单用,或海带60g,水煎服
      7. 鼻孔出血
        1. 验方
          1. 左鼻出血向右耳吹三口气,右鼻左吹3口气
      8. 红鼻子
        1. 处方
          1. 荆芥
          2. 防风
          3. 地骨皮
          4. 蛇蜕
          5. 各等分,勤洗
      9. 糟鼻子
        1. 处方
          1. 见头部【头发脱落】条“通窍活血汤”
    5. 耳部
      1. 耳初肿痛
        1. 处方
          1. 木鳖仁研细,水调,灌耳内,惹则换,以好为度
      2. 耳暗中出浓
        1. 处方
          1. 槟榔为末,吹耳内,数次既愈
        2. 又方
          1. 金枝荷叶滴耳内,数次既愈
        3. 又方
          1. 黄连,冰片,人乳,用棉花包药,塞耳内,一日既愈
      3. 耳内流浓血
        1. 方名
          1. 润胆汤
        2. 处方
          1. 玄参 3钱
          2. 白芍 3钱
          3. 当归 4钱
          4. 天花粉 1钱
          5. 紫苏 2钱
          6. 山栀子 3钱
          7. 石菖蒲 2钱
          8. 煎服 十剂,痊愈
        3. 又方
          1. 麝香,美篇,胭脂 各等分,为末,塞耳内,既愈
        4. 又方
          1. 用生地滴耳内 也可
        5. 又方
          1. 枯白矾 3钱
          2. 干胭脂 2钱
          3. 元寸(麝香)2分
          4. 共细末,香油调和,滴耳内,可愈
        6. 验方
          1. 地龙子培干,少许冰片,两药共为细末, 另用其母头发烧成灰,共细末,油调匀,滴入耳中,七天自愈
      4. 耳底疮
        1. 处方
          1. 猪苦胆一个,内装白矾四两,阴干,共细末,寸入瓶内吹耳中,自愈
      5. 耳出浓水
        1. 处方
          1. 蔓荆子
          2. 桑白皮
          3. 菊花
          4. 前胡
          5. 升麻
          6. 赤茯苓
          7. 赤芍
          8. 生地
          9. 木通
          10. 灸甘草 各等分, 水煎服
      6. 耳聋年久,不闻雷声
        1. 方名
          1. 通气散
        2. 处方
          1. 柴胡 一两
          2. 香附子 一两
          3. 川穹 五钱
          4. 共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
          1. 先服通气散,后服通窍活血汤[见头部,头发脱落]
    6. 口舌部
      1. 受蜈蚣毒,舌出不收
        1. 验方
          1. 用公鸡血侵之,立愈
      2. 舌出血不止
        1. 方名
          1. 解毒泻脾汤
        2. 处方
          1. 牛蒡子
          2. 栀子
          3. 石膏
          4. 防风
          5. 黄芩
          6. 木通
          7. 仓术
          8. 生甘草
          9. 各等分,水煎服,灯芯为引
        3. 又方
          1. 用槐花炒,研末,擦之立止
      3. 舌肿硬
        1. 舌下肿,生一二小舌,用针刺小舌出血,左右惧肝火,肺火,心火,脾火也
        2. 处方
          1. 川黄连 二钱
          2. 黄芩 二钱
          3. 黄柏 二钱
          4. 川军 二钱
          5. 栀仁 二钱
          6. 薄荷 二钱
          7. 豆根 三钱
          8. 僵蚕 二钱
          9. 生地 二钱
          10. 连翘 二钱
          11. 寸冬(麦冬) 三钱
          12. 知母 二钱
          13. 石膏 三钱
          14. 生甘草 一钱
          15. 水煎服,竹叶引
      4. 唇肿
        1. 唇,脾。脾气通达,则唇荣也。唇燥则干,热则裂,风则瞤,寒则揭。肝怒则火旺,风热传脾也。脾有淤热,则唇肿裂。
        2. 处方
          1. 银胡 二钱
          2. 黄芩 二钱
          3. 川黄连 二钱
          4. 山栀子 二钱
          5. 当归 二钱
          6. 川穹 一钱
          7. 甘草 一钱
          8. 升麻 三钱
        3. 脾胃弱者则去芩,连,加白术,茯苓
      5. 舌缩不语,舌根紫筋二条或如米珠
        1. 处方
          1. 用针刺破出血,再用生蒲黄末掺之,立愈
      6. 破口留水疮
        1. 方名
          1. 千锤膏
        2. 处方
          1. 蓖麻子 八钱
          2. 黄香(松香) 三钱
          3. 铜绿 三钱
          4. 辛红(银朱)三钱
          5. 潮脑 三钱
          6. 共捣为膏,贴于患处
      7. 口漏久不收口,下巴颌底有洞不收口
        1. 处方
          1. 小茴香虫断成两节,用水点之既痊
          1. 小茴香虫为茴香叶上面的虫,晒干,可治小孩留口水,细末放口唇内
      8. 口烂症
        1. 黄柏,党参,各等分,为末,撒口内,自痊
      9. 烂口唇
        1. 单方
          1. 三个鸡蛋,三两香油,一个鸡蛋用一两香油,把鸡蛋打碎于碗内,油煎好后冲碗内。
          2. 每晚服二三次,立效,新旧皆治,除根
        2. 出处
          1. 夏风德传
      10. 出臭气
        1. 处方
          1. 见头部【头痛】血府逐瘀汤,头部【头部脱落】通窍活血汤,先服 学血府逐瘀汤,后服通窍活血汤
      11. 口臭
        1. 处方
          1. 桂心(肉桂)
          2. 细辛
          3. 陈皮
          4. 各15g,共研末,兑酒服10g,连服5天,痊愈
    7. 牙部
      1. 虫牙方
        1. 方名
          1. 一朝三至丹
        2. 处方
          1. 潮脑(樟脑丸)
          2. 花椒、艾叶、川厚朴、同布包起,置旧瓦上,用茶蛊盖上,烟熏生丹,将丹抹牙上,既愈
      2. 牙床出血,腐烂症
        1. 处方
          1. 连翘 二钱
          2. 豆根 三钱
          3. 银花 三钱
          4. 花粉 三钱
          5. 元参 三钱
          6. 木通 二钱
          7. 生甘草 二钱
          8. 川黄连 一钱
          9. 山栀子 一钱
          10. 条芩(黄芩) 三钱
          11. 水煎服,灯芯引
      3. 老人牙痛
        1. 元参 一两
        2. 生地 一两
        3. 熟地 一两
        4. 共细末,每服一钱,盐水引
      4. 牙痛
        1. 单方
          1. 取一汤勺油放到锅内烧热,捏一点韭菜籽或葱籽到锅内,用茶杯扣上, 取毛巾在耳上围成一圈,再把茶杯扣在毛巾上。
      5. 牙痛
        1. 右寸脉洪,数,弦,肠胃有火也,久咳尺脉哄,真火虚,肾虚,相火炎也。
        2. 处方
          1. 制川乌 二钱
          2. 制草乌 二钱
          3. 归尾 三钱
          4. 丹皮 二钱
          5. 生石膏 二钱
          6. 生地 三钱
          7. 升麻 二钱
          8. 防风 三钱
          9. 荆芥 二钱
          10. 川黄连 一钱
          11. 水煎服
        3. 又方
          1. 硼砂 一钱
          2. 潮脑 一钱
          3. 老盐 一钱
          4. 火硝 一钱
          5. 共细末,咬上牙,既愈
        4. 又方
          1. 白降丹
        5. 处方
          1. 荆芥 二钱
          2. 防风 二钱
          3. 灯芯 二钱
          4. 细辛 二钱
          5. 苏叶 二钱
          6. 薄荷 二钱
          7. 甘草 二钱
          8. 樟脑 三钱
          9. 用大茶蛊一个,上盖三层纸,铜丝罗底放纸上,将药放罗上,潮脑放药上,火烧药降下丹,收存后备用。用时将药抹牙上,痛既止
      6. 牙痛
        1. 处方
          1. 单皮、青皮、细辛、防风、荆芥、石膏、生地、甘草 各三钱
          2. 上门牙痛,心火,加黄连
          3. 下门牙痛,肾火,加知母,黄柏。
          4. 左侧上牙痛,胆火,加龙胆草。羌活
          5. 左侧下牙痛,肝火,加柴胡,山栀子
          6. 右侧上牙痛,大肠火,加枳壳,大黄
          7. 右侧下牙痛,肺火,加桔jie梗
          8. 再用好松萝茶一撮cuo,姜一片,水二碗,煎一碗,服一剂见效
        2. 又方
          1. 单皮 一钱、石膏 五钱、生地 五钱、麦冬 二钱、泽泻 钱半、单参 五钱
          2. 前牙上痛,心火,加条芩,木通,灯芯
          3. 前下牙痛,肾火,加玄参,知母,黄柏
          4. 左侧上牙痛,胆火,加青黛,苏叶
          5. 左侧下牙痛,肝火,加龙胆草,白芍,柴胡
          6. 右侧上牙痛,脾火,加石膏,竹叶,玄明粉
          7. 右侧下牙痛,肺火,加桔梗,条芩,桑白皮
          1. 凡所加之药各为一钱,若痛甚者,加倍用之亦可
      7. 牙痛
        1. 牙痛有三种,其症状分析与治方如下
        2. 1.其痛势缓,日轻夜重者,是阴虚牙痛,骤发腮肿甚
        3. 2.牙痛时,头面皆肿,喝风时赤痛,是风火牙痛
        4. 3.牙痛时,其痛在一处,牙缝有浓或无浓,为虫牙痛
        5. 阴虚牙痛
          1. 枸杞子 一钱
          2. 生地 一钱
          3. 栗子 二十个,捻粒去壳
          4. 精猪(配种公猪) 肉四 两
          5. 同药煮,熟食服下后自愈,或用附子敷足心亦可
        6. 风火牙痛
          1. 处方
          2. 用生大黄烧酒,调敷腮上
          3. 又方
          4. 用丝瓜络 一条
          5. 荆芥 二钱
          6. 青皮 二钱
          7. 柴胡 二钱
          8. 生甘草 二钱
          9. 升麻 二钱
          10. 酒黄芩 二钱
          11. 细辛 一钱
          12. 防风 二钱
          13. 灯芯引,水煎服
          14. 方名
          15. 白降丹(外用)
          16. 处方
          17. 川乌 草乌 细辛 百部 各一两 ,樟脑 三两
          18. 用茶碗一个,上用白纸三层蒙口,用筒丝罗底盖纸上,罗上放药,药上放樟脑,火烧药降下丹,存瓶内。用时将丹药咬牙上,痛立止
        7. 虫食牙痛
          1. 处方
          2. 用小磨香油四钱,雄黄二两,调和含口内,片刻吐出,再漱口,此方甚效,有人虫食牙痛不可忍,用此方而断根
          3. 又方
          4. 五倍子为末,吹口内,虫食牙痛立效
          5. 又方
          6. 天仙子(又名:牙痛子,小颠茄子,米罐子,熏牙子),为末,另用旱烟叶按药末于烟锅内,用口吸烟,千万不可吸肚内为要,一次立愈
          7. 又方
          8. 牙前子一酒盅,用卷纸药,蘸油,烧熏虫牙,虫出既愈
      8. 牙骨缝痛
        1. 枯矾为末,开水漱口,既愈
      9. 取牙方
        1. 处方
          1. 草乌 二钱
          2. 厚朴 二钱
          3. 细辛 二钱
          4. 川椒 三钱
          5. 共细末,没撒少许于牙上,其牙自落
        2. 又方
          1. 茄子根,用马尿侵三日后,炒为细末,点牙根上,其牙自落
      10. 牙疳
        1. 处方
          1. 服通窍活血汤,早服血府逐瘀汤(方见头部【头痛】条“血府逐瘀汤”白日煎服黄芪八钱)
      11. 前上牙痛
        1. 因肾火,劳心过度,感冒,咳嗽所致
        2. 处方
          1. 知母 十二克
          2. 贝母 十二克
          3. 冬花 十二克
          4. 荆芥 九克
          5. 薄荷 九克
          6. 金银花 九克
          7. 柴胡 十二克
          8. 牛膝 十二克
          9. 泽泻 六克
          10. 生地 十二克
          11. 麦冬 九克
          12. 生甘草 六克
          13. 水煎服
      12. 肾虚赤痛
        1. 处方
          1. 甘松,硫磺等分,为末,泡汤漱之
      13. 日久肾虚牙痛
        1. 处方
          1. 破故纸(又名:补骨脂)二两,青盐半两,炒研擦之
      14. 风虫牙痛,上连头脑
        1. 处方
        2. 破骨纸半两(又名:补骨脂)(炒),乳香二钱半,为末擦之,或为丸塞孔内
      15. 齿衄
        1. 因阳明风热,湿热,肾虚所致
        2. 1.除热
          1. 处方
          2. 防风,羌活,生黄连
        3. 2.清补
          1. 处方
          2. 人参
        4. 3.赤峰出血成条
          1. 处方
          2. 茯苓,麦门冬,煎服
        5. 4.上盛下虚
          1. 服凉药益甚者,予六味地黄丸,黑锡丹
      16. 牙齿出血,动摇疼痛
        1. 处方
        2. 蒺藜 10克
        3. 三七 六克
        4. 共细末,淡盐水调药粉,内服
  2. 胸腹颈项部
    1. 喉部
      1. 咽喉痛
        1. 方名
          1. 破隘ai汤
        2. 处方
          1. 桔梗 三钱
          2. 玄参 三钱
          3. 花粉 三钱
          4. 白芍 五钱
          5. 柴胡 二钱
          6. 麻黄 一钱
          7. 豆蔻kou 二钱
          8. 甘草 一钱
          9. 水煎服
        3. 又方
          1. 生地 五钱
          2. 薄荷 四钱
          3. 贝母 四钱
          4. 丹皮 四钱
          5. 菊花 四钱
          6. 生甘草 二钱
          7. 寸冬 四钱
          8. 元参 四钱
          9. 水煎服,饭后服之
      2. 单双喉蛾
        1. 针方
          1. 用针刺破小舌根,出血立愈,小舌既是蛾头,喉中发蛾既是蛾翅,针头刺出血
      3. 咽喉十八种症
        1. 处方
          1. 石膏 一分
          2. 砂仁 二分
          3. 山豆根 一分
          4. 人中白 一钱
          5. 玄明粉 五分
          6. 共细末,吹入咽喉内,既愈
      4. 七十二种咽喉症
        1. 处方
          1. 用腊月八日雄猪胆一个,内装白矾,阴干,第二年去皮再换一个,第三年再换一个,阴干,再加冰片五分,共为细末,每用一分吹入喉内
        2. 出处
          1. 谢理恩 道长传
      5. 喉痒滴水不入
        1. 处方
          1. 用屎爬牛(又名:金龟子)一个,头放新瓦上焙干,为末,再加梅片少许,研末,吹入喉内,立愈
        2. 出处
          1. 李至林传
      6. 食道癌
        1. 症见水不入,粒米不进,咽喉疼痛等
        2. 处方
          1. 牛黄解毒丸
        3. 单方
          1. 老萝卜头,茴香根,熬水送服
    2. 项部
      1. 鼠疮气瘰luo,无名肿痛
        1. 处方
          1. 银珠、樟脑、轻粉、雄黄、冰片
          2. 各等份,先将雄黄,银珠,轻粉三味放在膏药上,后放樟脑,冰片,用火点着,烧至药软可流,吹灭,推匀,贴患处,十天即愈
      2. 瘰疬未溃症
        1. 处方
          1. 文蛤一个钻一个孔,金头黄色蜈蚣一条研末,装进文蛤内,以纸封口,包七层纸,晒干,麦皮拌炒,纸黑色为度。
          2. 研细末,加麝香一分,陈醋调患处。破者为鼠疮,用绿云膏最效
        2. 又方
          1. 桃仁,杏仁,麻子仁各7个 ,白及,轻粉各一钱
          2. 共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3. 气瘰如石
        1. 处方
          1. 四君子汤加贝母,桔梗、香附、陈皮等
        2. 又方
          1. 柴胡 三钱
          2. 决明 二钱
          3. 当归 四钱
          4. 夏枯草 二钱
          5. 香附子 三钱
          6. 川芎 一千
          7. 红花 三钱
          8. 白芍 三钱
          9. 甘草 一钱
          10. 山甲 一钱
          11. 僵虫(僵蚕) 五分
          12. 黄芩 三钱
          13. 水煎服
      4. 头上石疽ju,项左右气瘰luo疮
        1. 处方
          1. 白术 三钱
          2. 人参 一钱
          3. 陈皮 二钱
          4. 熟地 三钱
          5. 川穹 一钱
          6. 当过 五钱
          7. 贝母 一钱
          8. 香附 二钱
          9. 白芍 三钱
          10. 桔梗 三钱
          11. 甘草 一钱
          12. 姜 三片
          13. 枣 二个
          14. 水煎服
        2. 又方
          1. 昆布 一两半
          2. 海藻 一两半
          3. 桔梗 五钱
          4. 连翘 四钱
          5. 广木香 钱半
          6. 水煎服
          7. 十四岁一下者减半,此方专治脖子瘟及连与淤带气喘,头昏,目突出,心跳全身冷,少食病症
    3. 胸部
      1. 痰喘、肺风、咳嗽、吐痰、气紧
        1. 乃肺受风寒结紧致
        2. 单方
          1. 全鸡一只,去毛粪,内装生姜四两,(将生姜切碎再装入腹内)。
          2. 取香油四两(芝麻油最好),装入小锅内,鸡放入油中,锅口用小盆盖住。
          3. 用麦草或(软草)三斤,细火烧,烧一半时把鸡再锅内翻身,再烧,已熟为度。
          4. 空心服食,其病自愈,不论新久症,无有不愈者。
          5. 新症随患随用。
          6. 久病者,交九冬至再用此方。三九内,每九天服一只,四服百病自愈
      2. 一切肺症病、气急喘咳等症
        1. 单方
        2. 独蒜头7个,捣泥,放在大茶蛊内,用麻纸糊口三四层,蒸煮,用细竹筒二根擦入蛊内,接鼻吸之,轻者二次,重者五次
      3. 肺咳嗽
        1. 处方
          1. 五味子 三钱
          2. 当归 五钱
          3. 陈皮 二钱
          4. 白茯苓 二钱
          5. 青皮 二钱
          6. 川穹 二钱
          7. 甘草 二钱
          8. 贝母 二钱
          9. 半夏 三钱
          10. 冰糖 二钱
          11. 杏仁 一钱
          12. 桑白皮 三钱
          13. 水煎服,每次饭口服,轻三重五,最重者十次自愈
        2. 又方
          1. 玄参 三钱
          2. 茯苓 三钱
          3. 天冬 三钱
          4. 麦冬 三钱
          5. 苏叶 二钱
          6. 贝母 一钱
          7. 黄芩 三钱
          8. 冬花 二钱
          9. 煎服,三剂可痊
      4. 无劳七伤咳嗽症
        1. 处方
          1. 侧柏为末,大枣二十个,当茶喝,常服即痊
        2. 又方
          1. 冰糖,杏仁,各一两,水煎服
        3. 又方
          1. 灸麻黄 三钱
          2. 橘红 三钱
          3. 五味子 钱半
          4. 灸甘草 一钱
          5. 水煎服,早晚空心服,既愈
      5. 痰喘咳嗽
        1. 处方
          1. 白术 三两
          2. 云茯 二两
          3. 山药 二两
          4. 七爪红 (化橘红别名) 二两
          5. 法半夏 二两
          6. 白果 二两
          7. 紫油朴二两(厚朴别名,肉桂最好的品段,吃着辣有油)
          8. 苏子 一两五
          9. 莱菔子 一两
          10. 冬花 二钱
          11. 灸桑皮 二两
          12. 紫蔻 二两 (白豆蔻干燥的果实牟其中个大饱满,壳薄无空皮,种皮呈暗棕涩称为:紫蔻,品质最佳)
          13. 出处:王世乔传
        2. 又方
          1. 当归 五钱
          2. 杏仁 二钱
          3. 五味子 三钱
          4. 川穹 二钱
          5. 川贝母 二钱
          6. 桑皮 二钱
          7. 青皮 二钱
          8. 甘草 二钱
          9. 清半夏 二钱
          10. 陈皮 二钱
          11. 茯苓 三钱
          12. 冰糖 二钱
          13. 水煎服,忌烟酒 百日
      6. 胎前咳嗽
        1. 方名
          1. 清肺安胎饮
        2. 处方
          1. 知母 二钱 炒
          2. 贝母二钱 去心
          3. 黄芩 三钱
          4. 枳壳 二钱
          5. 苏子 二钱
          6. 桔梗 二钱
          7. 元 参 二钱
          8. 寸冬 二钱
          9. 茯苓 二钱
          10. 甘草 三钱
          11. 灯芯 三分
          12. 水煎服
      7. 各种咳嗽
        1. 妇女产前、产后咳嗽皆可用
        2. 处方
          1. 杏仁
          2. 紫菀
          3. 五味子
          4. 桑皮
          5. 天冬
          6. 桔梗
          7. 条芩
          8. 百合
          9. 川贝母
          10. 前胡
          11. 冬花
          12. 川朴
          13. 云茯
          14. 甘草
          15. 以上各十二克,水煎服
      8. 气喘咳嗽
        1. 处方
          1. 当归 五钱
          2. 川穹 一钱
          3. 川贝母 二钱
          4. 陈皮 三钱
          5. 桑皮 三钱
          6. 青皮 二钱
          7. 五味子 三钱
          8. 甘草 二钱
          9. 半夏 二钱
          10. 茯苓 三钱
          11. 杏仁 三钱
          12. 冰糖 二钱
          13. 水煎服,服药后三十分钟出汗,忌烟酒,辛辣食物,忌食盐七天
          14. 出处: 李树详传
      9. 伤力咳嗽症
        1. 处方
          1. 白及 三钱
          2. 藕节 三钱
          3. 川贝母 三钱
          4. 朱砂 三钱
          5. 共为细末,分二次服,以白糖为引,开水冲服
          6. 出处:李树详传
      10. 伤力吐血劳症
        1. 处方
          1. 蜜灸麻黄 三钱
          2. 杏仁 二钱
          3. 黄芪 二钱
          4. 密双皮 二钱(蜜灸桑白皮别名)
          5. 灸半夏 一钱
          6. 石膏 二钱
          7. 甘草 一钱
          8. 水煎服,连服三剂有效
      11. 咳嗽
        1. 咳嗽决
          1. 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
          2. 胸嗝咳嗽多加喘,胃嗽膈上有痰涎
          3. 大肠咳嗽三焦火,小肠咳嗽舌上干
          4. 伤风咳嗽喉多痒,胆嗽夜间不得安
          5. 肝风咳嗽喉多痺,三因嗽时船上滩
          6. 气嗽夜间多沉重,肺嗽痰多喘嗽难
          7. 热嗽多血连心疼,膀胱嗽时多气寒
          8. 暴嗽日间多出汗,伤寒嗽时冷痰酸
          9. 此是神仙真秘诀,用心求取鸡鸣丸
        2. 方名
          1. 鸡鸣丸
        3. 处方
          1. 知母 炒 四两
          2. 阿胶 四钱
          3. 故纸炒,四两
          4. 五味子 四钱
          5. 桔梗 五钱
          6. 人参 五钱
          7. 陈皮 一钱
          8. 灸马兜铃 一钱
          9. 麻黄 一两半
          10. 旋覆花 一钱
          11. 甘草 一钱
          12. 杏仁 三钱
          13. 葶苈 三钱
          14. 半夏 三钱
          15. 桑皮 二钱
          16. 贝母 二两
          17. 共细末,炼蜜为丸,三钱重,每服一丸,乌梅,姜,枣引
        4. 又方
          1. 知母 贝母去心 款冬花 杏仁去皮尖 阿胶面炒 葶苈 故纸炒 甘草 半夏 五味子 陈皮去白。橘红亦可 桔梗微炒 紫苏 天冬 人参
          2. 以上各三钱,乌梅,枣引
          3. 小儿每服四分之一丸
      12. 大寒气喘,咳嗽吐痰,得寒而重
        1. 处方
        2. 小曲子(或发酒用的曲蛋子)一至二个,为末,成丸,红糖水送下,立效
      13. 肺结核
        1. 处方
          1. 白及 四两
          2. 百部 四两
          3. 川山甲 四钱
          4. 牡蛎 四钱
          5. 共为细末,江米(糯米别名)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 三十至三十五丸,一天三次,如有虚汗者,加寸冬汤送下
      14. 气囊血症
        1. 处方
          1. 当归 四钱
          2. 川穹 二钱
          3. 桃仁 三钱
          4. 红花 三钱
          5. 元胡 三钱
          6. 贡术三钱 (白术别名)
          7. 白芷 二钱
          8. 黄芩 三钱
          9. 橘皮 二钱
          10. 藕节七个为引,水煎服
      15. 吐血症
        1. 处方
          1. 红枣 七个
          2. 柿饼 一个
          3. 荷叶蒂 七个(杆与叶链接处)
          4. 天津梨 一个
          5. 鲜茅根 五两去心
          6. 鲜生地 二两
          7. 两服,煎汤服下,如血止,去鲜生地带茶饮,几天既愈
      16. 肺病虚劳,虚弱,劳伤吐血吗,勒膜肩痛等症
        1. 处方
        2. 大蛤蚧 四个去头足,用牛乳,酥油灸黄色,冬虫夏草二两,共细末,每服一钱,早晚空心服,加紫河车更好,如咳嗽加川贝母,广皮,吐血加棕灰,三五日见效
        3. 禁忌房事,肾虚阳痿者加枸杞子五钱,鹿肾五钱
      17. 突发呃逆(打嗝)
        1. 验方
          1. 用纸捻通鼻,取嚏既止
        2. 又方
          1. 气热呃逆,方用柿蒂煎水服即止
          2. 阴寒呃逆方用乳香,陈艾二钱,用好酒一蛊煎数沸,趁热使病人用鼻吸之,外用生姜擦胸口
        3. 又方
          1. 雄黄二钱,烧酒一盅,煎取七分,令病人鼻吸即止
    4. 胃部噎食部
    5. 少腹部
    6. 小便部
    7. 大便部
  3. 全身部
    1. 手足部
    2. 腰背部
    3. 全身部
  4. 内外妇儿
    1. 内科
    2. 外科
    3. 妇科【经带类】
    4. 妇科【妇产类】
    5. 儿科
  5. 癫疯部
  6. 虫咬部
  7. 其他
    1. 经典效方
    2. 实用单方
    3. 【医林改错】方剂
    4. 药物药性极其功效
  8. 附录
    1. 药物别名
    2. 计量换算
      1. 汉代
        1. 1斤=16两=248克(约等于250克)
        2. 1两=24铢=15.5克(约等于15克)
        3. 1铢=0.625克
        4. 一方寸匕:金石头类药约2克,草木类约1克
        5. 1升=10升=200毫升
        6. 1合=20毫升
      2. 唐宋
        1. 唐宋医药按古制,换算方法同汉代
      3. 明清
        1. 1斤=16两=600克
        2. 1两=37.5克
      4. 近代
        1. 1.港台地区换算同明清
        2. 2.大陆【本书换算】
          1. 1斤=16两=500克
          2. 1两=10钱=30克
          3. 1钱=10分=3克
          4. 1分=0.3克
      5. 现代
        1. 1千克(公斤)=2斤=1000克
        2. 1斤=10两=500克
        3. 1两=10钱=50克
  9. 导图:三十岁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