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念
- 科技使我們的生活更為豐富,卻也使我們「豐富」到不舒服的地步。
- 在一片複雜之中,採用簡單策略來突出自己的產品,深具經濟效益。
- 在可預見的未來,複雜的科技會繼續入侵我們的生活,因此,簡單勢必成為一種新興產業。
-
三個要點
- 1. 遠離(away)-只要挪得遠遠的,多就會顯得少
- 2. 開放(open)-開放會簡化複雜
- 3. 能源(power)-少用,會得到更多
-
十個法則
-
1. 減少(reduce)
-
SHE
- shrink:把東西作小一點,不見得能把他們變得更好,但面對小東西,我們通常比較寬宏大量。ex: ipod
- hide:瑞士刀、遙控器、手機
- embody:增加價值感
- 「捨」得恰如其分,將能「得」到更多。 盡可能減少,隱藏多餘的一切,同時增加價值感。 講究材質、作工,正是簡單哲學。
-
2. 組織(organize)
- SLIP:sort、label、integrate、prioritize
- 將事物有條有理的呈現,能使「多」顯得「少」。 要對付的東西、觀念和功能(及相應的按鈕)若 能減少,這種生活將簡單許多。
-
3. 時間(time)
- 一旦被迫等待,生命會顯出不必要的複雜。 一個產品(或服務)若能讓人節省時間,一定受歡迎。 就算無法縮減時間,也要設法讓消費者減少等待的苦 楚。 告知使用者一種程序還需要等待多久才完成,是 一種「人道措施」。倒數秒數的行人穿越號誌就是一例。
-
4. 學習(learn)
- BRAIN: basic, repeat, avoid, inspire, never
- 好的設計必須運用讓人本能上熟悉的感覺,「嘿, 我看過這種東西!」好讓人願意嘗試這新的東西。 利用 相關─轉化─驚喜 的技巧,將使用者熟悉的 經驗融入產品設計中,讓人自然而然了解產品, 甚至產生驚喜的感受。
- 基本是起步,經常重複,避免製造挫折感,用實例啟發,不要忘記重複
-
5. 差異(differences)
- 沒有複雜,簡單就失去價值。 如果沒有複雜做對比,我們即使看到簡單的事物,也不能領會它的美妙。 最重要的,是掌握「簡單」和「複雜」之間的變化韻律,才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
6. 背景(context)
- 我曾經做事非常專注,我的老師尼葛洛龐帝建議我,應該當個照亮一切的燈泡,而不要當雷射光束。 太專注會使你只看前面最重要的目標,卻犧牲掉背景的一切。 留白也是一種重要的實體。為了增加空白所失去的機會,會因為留下來的東西更受注意而得到補償。
-
7. 感情(emotion)
- 簡單的ipod配合複雜多變得配件套子
- 在感情重於一切時, 不要害怕增加更多裝飾或更多重意義。
- 偉大的藝術會讓你陷入思考,偉大的設計則會使事物更清晰
-
8. 信任(trust)
- 大多數人欣然放棄保護一些生活小隱私, 以換取更多空閒時間。 但是,為了換取簡單生活,冒險信任機械裝置,是否值得?
-
9. 失敗(failure)
- 一個人追求「簡單」的失敗實驗, 可能讓另一個人成功創造出美麗的「複雜」。
-
10. 單一(the one)
- 簡單是一種微妙得莫可奈何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