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幫助我們透過思考培養知覺
幫助我們將策略應用在思考中
GRASP
是什麼
了解你是怎麼思考的
代表五種思考模式
G
Generative(創生性)
需要產生大量 idea
如何做
盡可能大量產出
天馬行空的點子都可以
不需對點子下評斷
整合點子
衍生出新的想法
例如
3M 的便利貼
開發初期毫無用處
努力為超弱膠水找需求
衍生出價值百萬美元的暢銷商品
R
Reactive(反應性)
對既有的影響與 idea 做出反應
協助我們快速執行日常規律的活動
不用每次都要重新思考流程
空出時間做其他事
A
Analytical(分析性)
分析 idea, 取得對策
如何做
加入實務考量
精簡 idea 數量
例如
實用性
可行性
成本
以適當標準/技術評估
(對顧客而言)這樣比較好嗎?
(對員工而言)這樣比較簡單嗎?
(對商店而言)這樣比較便宜嗎?
確定是正確的選擇
這個對策能達成你的目的嗎
是否有收穫
這個對策與終極目標的目的一致嗎
是否有所貢獻
失敗的可能性多大
風險承擔評估
失敗的方式可能是什麼
風險承擔評估
S
Selective (選擇性)
確認並執行某個對策
對自己的選擇有堅定的信念
不被其他誘惑分心
要小心認知偏誤(Confirmation bias)
P
Proactive (主動性)
產生思考後的策略
上述四種模式的累積
促進真正的創新成功
對策搜尋
是什麼
為問題或挑戰找到對策的方法
步驟
定義問題
用5W1H
Why
5 個 Why 找出問題根源
Problem
員工流動率持續增加
Why?
因為離開去找別的工作
因為員工感到不滿意
因為其他雇主願意付更高薪資
因為市場對此類型員工需求增加
What
Where
Who
When
How
找出解決方案
腦力激盪
個人想法產生
團體腦力激盪的事前準備
小團體腦力激盪
3 -5 人
取得初步共識,刪除重複部分
全體腦力激盪
所有成員會因為共同的願景而團結一致
重新表述問題
善用提問
引領不同對策
例如
大家為什麼不買我的產品?
改提問
大家為什麼會買我的產品
為什麼買過我產品的人並沒有更常購買
為什麼買過我產品的人並沒有買更多
為什麼大家買我競爭對手的產品
我的產品還能在那方面幫助大家
不同問題引領不同的對策
用比喻刺激
動詞
代表過程
名詞
代表挑戰
過程具有啟發性
例如
我想要更多顧客
比喻
我如何捕更多魚
解決方案
使用正確的餌
播放適當的廣告
向漁夫請益
向業務/顧問請益
使用漁網
訊息訴求對象的廣度越大越好
去射魚
瞄準特定客群,聚焦回購率
閱讀釣魚的書
研究新的銷售技術
挑戰假定
質疑理所當然的信念
例如
福特挑戰汽車是富人專屬的四輪馬車
蘋果電腦挑戰功能是電腦的重點,美感不重要
麥當勞挑戰生產線不適用於食物
改變參考點
以全新視野看待問題
過度依賴自己觀點
限制我們探索其他的方法
榔頭只能拿來敲釘子嗎?
No, 它還可以
當
紙鎮
胡桃鉗
擺錘
謀殺的武器
評估對策
流程
整理
過濾
挑選
問自己四個問題
確定是正確的選擇
這個對策能達成你的目的嗎
是否有收穫
這個對策與終極目標的目的一致嗎
是否有所貢獻
失敗的可能性多大
風險承擔評估
失敗的方式可能是什麼
風險承擔評估
決定對策
建立行動計畫
列出任務
分配資源
金錢
時間
人力
設備
技術
溝通計畫
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
讓大家明白
這對我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