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节 绪论
    1.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 玉卒什么的只会害了你哦!(她已经很努力去跳了)哈哈哈哈哈
      2. 情绪/情感过程:人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体验,反映了需要。
      3. 意志过程:心理对目标行为的支配力
        1. 123.xmind
      4. 需要、动机:需要是人内在的不平衡状态、心理活动的内部推动力。需要转化成具体的做事动机。
        1. 2023/6/28 10:10:22
      5. 能力:完成任务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
      6. 人格: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先天气质、后天性格)
    2. 人的心理的本质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心理学发展简史
      1.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也意味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历史的开始。
      2. 学派纷争
        1. 构造心理学
          1. 冯特与其学生铁钦纳,纯科学
        2. 机能主义
          1. 杜威,讲究实用主义
        3. 行为主义
          1. 华生,环境决定论
        4. 格式塔学派
          1. 完形心理学,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5. 精神分析
          1. 弗洛伊德,潜意识,心理动力学派
      3. 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1. 人本主义
          1. 马斯洛,需要层次
        2. 认知学派
          1. 认知行为疗法
        3. 生理心理学
          1. 脑电波,基因
        4. 量子力学
    4.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1. 研究原则
        1. 客观性:还原问题本来的样子
          1. 科学的方法、步骤
          2. 中立的态度,抛弃成见
        2. 系统性:心理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 发展性:心理问题是存在变化性、发展性的
        4. 实用性: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2.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1. 自然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心理和行为,根据观察结推断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2. 不能随意干扰
          3. 定量分析
          4. 精确记录
        2. 调查法
          1. 访谈、问卷,也叫自评法
        3. 测验法
          1.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人的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2. 标准化测验:经过标准化过程的测量工具
        4. 实验法
          1. 主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和活动,探索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 科学性最强的方法
          3.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好无关变量
        5. 个案法
          1. 马加爵
  2.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 (一)神经系统与脑结构
      1. 基本结构
        1. 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1. 细胞体
          2. 树突
          3. 轴突
        2.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来传递神经递质
        3. 中枢神经、外周神经
        4. 中枢神经包括脊髓和脑
      2. 实验
        1. 割裂脑实验
          1. 把连接两脑的胼胝体体切断,发现对于右利手来说,左半球语言能力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2. 布洛卡区
          1. 发现主管言语表达的区域命名“布洛卡区”
      3. 大脑的结构及机能
        1. 由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组成
        2. 大脑皮层是指大脑两半球表面的灰色皮层
        3.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
          1. 大脑两半球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
          2. 左、右半球在某些方面成为优势半球,这种不对称被称为大脑两半球单侧化
          3. 每个半球又可以分为四个叶
          4. 额叶一运动、意识与语言中枢
          5. 占半球表面1/3
          6. 顶叶一感觉中枢
          7. 枕叶一视觉中枢
          8. 颞叶一听觉中枢
        4.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
    2. (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1. 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性腺
    3.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1. 认为意识和行为是一种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发生规律性的反应。
      2. ①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3. ②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4. ③无条件反射:人/动物不学而能的; 条件反射:通过被动学习,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5. ④操作条件反射:人/动物主动作出动作,获得奖励,形成条件的反射
      6. 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
        1. ①条件反射的抑制 (外抑制/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
        2. ②扩散和集中
        3. ③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4. ④动力定型
  3. 第三节 感觉、知觉
    1. 感觉概述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感觉是安全感、存在感的初级来源
      3. 感觉剥夺使人恐慌、抑郁,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
      4. 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
      5. 感觉的种类,按照剌激物的来源不同
        1. 外部感觉:身体外部
          1.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皮 肤觉
        2. 内部感觉:身体内部
          1. 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
    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感受性:感觉能力
      2.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 反映了绝对感受性
      4.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1. 反映了差别感受性
    3. 各种感觉
      1. 视觉
        1. 可见光谱:波长380-780纳米的电磁振荡。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
      2. 听觉
        1. 适宜刺激为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也叫声波
      3. 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4. 味觉、皮肤觉
      5. 痛觉:生理+情绪+社会情境,多因素
        1. 痛觉强弱体验受个体意志力的影响
    4. 感觉现象
      1. 感觉适应:对同一感受器的长时间刺激,导致感受性变化
        1. 视觉:明适应、暗适应
        2. 嗅觉:久居芝兰之室
        3. 触压觉:骑驴找驴
        4. 听觉:很难适应,只能损伤
        5. 痛觉:不能适应
      2.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各种感觉都有后像
        1. 胶片:电影闪光融合
        2. 正后像: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
        3. 负后像: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
      3. 感觉对比:同一剌激物,在其他的刺激背景下,感觉器官对该刺激物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1. 味觉对比:白开水在餐中的作用
        2. 视觉对比
          1. 互补色叠加会呈现灰色
        3. 延伸:自我认知、社会认知,都是在对比中产生判断。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4.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了这种感觉,还引起了那种感觉。
        1. 如,色彩不仅引起视觉,还引起温度觉
    5. 知觉概述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 知觉的基本特性
        1. 选择性
        2. 整体性
        3. 理解性:人们习惯于使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理解一个事物
        4. 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但知觉的影像却保持相对稳定
      4. 人有感知觉能力, 这种能力,有边界。 对边界内,要敢于相信自己。 边界外,同样要心存敬畏。
      5. 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综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需要刻意为之。
    6. 知觉的种类
      1.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
        1. 物体知觉
        2. 社会知觉
      2. 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客观现实
        1. 正确的知觉
        2. 错觉
      3. 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的特性
        1.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1. 距离知觉的线索
          2. 肌肉运动线索(眼周肌肉)
          3.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产生深度知觉)
        2. 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 线索
          2. 计时器、自然昼夜交替、四季周期变化、人体生理规律、 心理活动的周期变化
          3. 生物节律、生物钟:帮人判断时间
          4. 消化系统的节律
          5. 也受到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调节着进食行为。
        3. 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1. 真动
          2. 物体的运动被知觉到
          3. 运动错觉
          4. 似动现象:霓虹灯给人的流动感。
          5. 诱导运动:云动,显得月动。
          6. 自主运动:星星在闪动
      4. 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不易改变的歪曲知觉
    7. 刷题
      1. 两点阈最小的部位
        1. 手指和面部
      2. 听觉的感受器
        1. 科蒂氏器官
      3. 保护对暗适应可以戴上()色的眼镜
        1. 红色
      4. 皮肤感觉中不包括机体觉
      5. 平衡觉又称为
        1. 静觉
      6. 人们用视觉判断距离的限度是
        1. 80米
  4. 第四节 记忆
    1. 记忆及记忆过程
      1.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 过去对事物的感知、思考、情绪体验、动作操作
        2. 记忆以映象的形式存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
      2. 记忆的种类
        1. 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1. 形象记忆
          2. 视觉和听觉为主
          3. 情景记忆
          4. 亲身经历过的,对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记忆
          5. 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6. 人类所特有
          7. 情绪记忆
          8. 运动记忆
          9. 各种技能
        2. 2、根据记忆时意识参加的程度划分
          1. (1)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2. (2)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所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3. 在保持时间上:内隐记忆长于外显记忆; 在干扰的形式上:内隐记忆不容易被干扰,不容易遗忘
        3. 3、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
          1.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
          2. 图像0.25~1秒 声像2~4秒
          3. 短时记忆
          4. 一分钟以内
          5. 经过复述可以进入长时记忆
          6. 语言文字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事听觉的编码
          7. 长时记忆
          8. 一分钟以上
      3. 记忆的过程
        1. 识记——保持——再现/再认
          1. 再现:在脑子里再次出现
          2. 再认:对象出现时能够认出来
    2. 遗忘及遗忘规律
      1. 遗忘
        1. 识记过的知识在头脑中不能回忆、不能再认、发生错误的过程。
        2. 艾宾浩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 先快后慢,负加速形态
      2. 遗忘的原因学说
        1. 痕迹衰退说
          1. 记忆痕迹的衰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发生。
        2. 干扰说
          1.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产生了相互的干扰,遗忘是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2. 系列位置效应
          3. 前摄抑制(首因效应)
          4. 倒摄抑制(近因效应)
        3. 同化说
          1. 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2. 当学到更高级的概念之后,高级的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概念,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4. 动机说(压抑说)
          1. 因为有的信息排除在了意识之外,人们不想回忆起这些可怕而痛苦的过去。
        5. 提取失败说
          1. 话到嘴边现象,只是一种暂时的遗忘
    3. 刷题
      1. 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
        1. 自然衰退
        2. 前摄抑制
        3. 倒摄抑制
  5. 第五节 思维、语言与想象
    1. 思维概述
      1.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1. 注意:对信息进行初步过滤
        2. 感觉和知觉:接受直接的刺激信息
        3. 记忆:将信息储存在头脑中
        4. 思维:在以上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更深层的加工
      2. 思维的特点
        1. 间接性
          1. 以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为媒介,去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 或者根本不能感知的事物,
          3. 还可以预见未发生的事
        2. 概括性
          1. 概括:把具象信息的共性抽取出来,形成一般性的认识
          2. 概念:概括的结果,以词的形式出现
          3. 人可以踩着概念,够到感知之外的事物,即思维过程。
          4. 因为创造了概念,人可以在脑中更进一步组织、加工信息,形成判断和推理。
          5. 科学,就是把判断和推理过程严谨化、体系化的过程,以保证得出的结论谨慎、客观,有很好的解释性。
      3. 思维的操作过程
        1. 分析
        2. 综合
        3. 抽象
        4. 概括
    2. 思维的种类
      1.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
        1.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主要凭借物的思维
          1. 如,儿童摆积木,数手指。
        2. 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凭借物的思维
          1. 如,人们聊天时,脑子里会不断出现画面,所以能带入情境。
          2. 表象:没有出现在眼前却出现在脑海中的形象
        3.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1. 如,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就是在心理学的概念体系、理论架构基础上,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训练过程。
      2.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1. 聚合思维:把信息聚合起来,朝同一个方向,
          1. “求结论”
        2. 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探求各种答案。
          1. “开脑洞
      3. 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1. 常规性思维:运用已知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创造性思维:以新异、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3. 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概念的形成
        1. 概念: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单元
        2. 概念的内涵:其包含的事物本质属性
        3. 概念的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
        4. 内涵越深,外延越窄; 内涵越浅,外延越广
      2. 问题解决
        1. 在问题空间内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2. 问题解决的阶段
          1. 发现问题
          2. 分析问题
          3. 提出假设
          4. 验证假设
        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1.既有知识经验的迁移
          2. 2.原型启发
          3. 3.思维定势
          4. 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 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5. 4.动机强度
          6. 动机强度并不总是与活动效率成正比
          7. 太低的动机强度不能调动个体积极性
          8. 太高的动机强度带来心理压力、抑制思维活动、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
          9. 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解决
          10. 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11. 5.个性因素
    4. 语言与言语
      1. 语言:以语音和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1.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社会现象
        2. 言语是交流的动作过程,是心理现象
        3. 言语借助于语言、表情和动作,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2.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 表达性失语症
          1. 布洛卡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
          2. 布洛卡区受伤,病人能听、能写、能认字,但说话退钝、费力
        2. 接受性失语症
          1. 威尔尼克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
          2. 威尔尼克中枢受伤,病人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语音,无法分辨语音、无法理解字词。
        3. 失读症
          1.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枕叶
          2. 视觉性语言中枢受伤,能看到字词,不能理解意思
        4. 失写症
          1. 书写中枢受伤,其他机能正常,不能写字、绘画
    5. 表象和想象
      1. 表象: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画面形象
      2. 想象:以已有的表象为素材,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 想象的种类
          1.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
          2.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
          3. 幻觉是异常精神状态下的无意想象
          4.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5. 再造想象
          6. 依赖条件
          7. ①刺激物的鲜明生动程度
          8. ②主体对作品的理解
          9. ③主体本身丰富的表象贮备、知识经验
          10. 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独立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1. 特点
          12. 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
          13. 影响因素
          14. ①创造性的动机
          15. ②原型启发与联想
          16. ③积极的思维活动
          17. ④灵感与专注的劳动
          18. 幻想: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的想象
          19. 积极的幻想(理想)
          20. 消极的幻想(空想)
    6. 刷题
      1. 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
        1. 角回
  6.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1.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1. 意识:觉醒状态下的觉察
        1. 包括对外界的觉察、对内在的觉察,以及评价。
        2. 意识通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它用于管理、调节身心系统,使心理活动集中、有效。
      2. 无意识,是指不需要意识随时随地的觉察和控制,就可以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1. 前意识
        2. 潜意识
    2.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1. 注意:筛选外部信息,以维持当前认知活动的必要状态。
      2. (一)定义
        1.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3. (二)特征
        1. 1、指向性(选择性)
        2. 2、集中性(维持性)
      4. 注意的外部表现
        1. (一)适应性运动
        2. (二)无关活动的停止
        3. (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5. 注意的种类
        1. 依据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
          1.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客观原因
          3. (1)刺激的强度
          4. 如,上课时,讲课声音的大小,等
          5. (2)刺激的运动性
          6. 如,讲课时的手势、表情,等
          7. 主观原因
          8. (1)个体的需要、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和态度
          9. (2)个体的情绪状态
          10. (3)个体的身体状况
          11.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 (二)唤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3.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
          14. 2、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15. 3、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16. 4、为了培养间接兴趣
          17.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 特点
          19. 1、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20. 2、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21. 3、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1. 注意的广度(范围):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
        1. 注意的起伏现象
          1. 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形成的注意的动摇现象
        2.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分心(注意分散)
          1. 由于内外诱因的影响,注意离开了该注意的对象而转向了无关的对象
          2. 引起分心的原因
          3. (1)客观因素:多余的无关刺激的吸引、环境的噜杂、对象与活动的过于单调等。
          4. (2)生理因素:身体不适、神经衰弱、疲劳困倦 兴奋水平低等
          5. (3)心理因素: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意志薄弱、目的动机不明
          6. 如何克服分心
          7. (1)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力
          8. (2)排除无关诱因与干扰:保持环境的安静
          9. (3)提高个体的积极性;
          10. (4)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11. (5)劳逸结合,防止过分疲劳,注意身体健康
          12. (6)保持清晰的目标性,形成稳定的动力
      3. 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与对象
        1. 实现的条件
          1. 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2. 2、同时从事的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种是不熟练的;
          3. 3、同时进行的活动之间,形成了有一定联系的活动系统。
      4.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目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
        1. 注意转移能力:能够暂时保留未解决的问题的程度
        2.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1. 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2.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3. 3、个体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4. 刷题
      1. 梦的特点
        1. 不联系性
        2. 不协调性
        3. 认知的不确定性
  7.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1.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1. 需要的种类
        1. 自然需要、社会需要
        2. 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2.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一种缺乏感
        1. 需要达到一定强度,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就会形成动机,它是推动行为的内部条件。
        2. 诱因,是推动行为的外部条件。
      3. 动机,是个体朝向某一目标,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
        1. 同一行为,背后可能有各种复杂的动机
        2. 形似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
        3. 动机与效果,可能存在不一致
        4. 动机的分类
          1. 生理动机、社会动机
          2. 生理动机: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动机,也称为内驱力
          3. 社会动机:跟人类社会文化需要有关的动机
          4. 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5.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6. 内在动机:个体的内在需要
          7. 外在动机:外部环境的影响
    2.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1.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1. 生理需求
        2. 安全需求
        3. 归属需求
        4. 尊重需求
        5. 自我实现
      2. 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的需要; 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3. 一般来说,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顾及
      4. 低层次的需要,出现的早, 高层次的需要,出现的晚。 自我实现的需要,到了青少年期才出现。
  8.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1.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1. 情绪(emotion)与情感(feeling):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表情、动作
        1. 面部表情:通过眼部、面部、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1. 厌恶
          2. 惊讶
          3. 恐惧
          4. 轻蔑
          5. 快乐
          6. 生气
          7. 悲伤
        2. 肢体表情:身体距离、身体倾向、身体朝向、身体正面的遮挡、安抚动作等。
          1. 身体距离
          2. 身体遮挡
          3. 安抚动作
          4. 身体朝向
        3. 言语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1. 例如人们惊恐时尖叫:悲哀时声调低沉,节奏缓慢;气愤时声高,节奏变快;爱慕时语调柔软且有节奏。
      3. 情绪、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1. 两者统称为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不严格。
        2. 但作为科学概念,情绪情感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3. 区别
          1. 1
          2. 情绪具有情境性、短暂性,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
          3. 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如友谊并不因朋友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4. 2
          5. 情绪具有冲动性,其与理性成反比关系
          6. 而情感却往往具有理性价值,它可以指导和调整我们的行为
          7. 3
          8. 情绪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惯怒时暴跳如雷
          9. 而情感更加内隐,而不是外显,其更容易从细节处流露出来,而跟表情没有必然关系
        4. 联系
          1. 情感通过情绪反应来表达
          2. 情感支配情绪表现
      4.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 信号功能
          1. 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2. 积极情绪是人际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传递积极信息,包括对他人的积极认知
          3. 持续的消极情绪是在给人提供信号,潜意识内心深处并不开心,需要面对和处理
        2. 适应功能
          1.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
          2. 友好的表情让你快速融入环境
          3. 观察细微表情可以帮助你分析所处人际环境
        3. 动机功能
          1. 情绪、情感驱动人的行为,是人的动机系统
          2. 如脂肪肝母亲,为了给孩子捐肝,持续暴走,终于肝脏恢复健康
          3. 兴趣推动求知欲,推动认知行为
          4.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4. 组织功能
          1.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2.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3. 积极情绪使人注意积极信息,让人更具有亲社会性,更容易发出
          4. 积极行为;消极情绪则反之。
    2. 第二单元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维度
      1.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是正负抵消、成对出现的。
        1. 有高点就有低点、有开心就有不开心,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情就有平静
        2. 人的情绪不是直线的,而是正弦曲线的
      2. 变化维度
        1. (一)动力性
          1. 增力-减力
        2. (二)激动度
          1. 激动-平静
        3. (三)强度
          1. 强-弱
        4. (四)紧张度
          1. 紧张-轻松
    3. 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1. 人类原始的基本情绪
        1. 快乐
          1. 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
        2. 愤怒
          1. 愿望达成过程中,一再受到妨碍
        3. 恐惧
          1. 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情景的能力
        4. 悲哀
          1. 失去热爱或盼望的事物
      2. 情绪的种类
        1. 从情绪的状态(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分
          1.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2. (1)从发生强度和激动性上看,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的情绪体验,它的发生有时人们根本觉察不到。
          3. (2)从延续时间上看,心境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体验,少则几天、几周,多则数月、数年。
          4.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5. (1)爆发性
          6. (2)冲动性
          7. (3)持续时间短
          8. 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9. 特点
          10. (1)超压性
          11. (2)超负荷性
          12. 产生原因
          13. 与个体对所面临的情境的自我应付能力有关。当个体意识到情境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应付能力时,就会处于应激状态。
          14. 作用
          15. 积极反应
          16. 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个体智力、体力都超水平发挥,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其摆脱困境,人们通常在此时可做出平常做不到的事情。
          17. 消极反应
          18. 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动作紊乱,四肢瘫痪, 持续应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
          19. 一般说来,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影响可以调节:过去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在应激状态下防止行为紊乱的重要因素。
      3. 情感的种类
        1. (一)道德感
          1. 含义
          2. 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或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 内容
          4.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情、责任感、良心。
          5. 特点
          6. 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
        2. (二)美感
          1. 含义
          2.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 种类
          4. (1)自然美感
          5. (2)社会美感
          6. (3)艺术美感
          7. 特点
          8. 人类对美的追求具有共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感因不同的文化、民族而存在着差异性。一般说来,人类的自然美感具有较大的共性。而社会美感与艺术美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9. 美感与道德感密切相关
          10. 无论是客观现实本身还是其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在它们激发美感体验时,也往往会激起一定的道德感。美感与道德感有时一致,有时有区别:外表美与内在美。
        3. (三)理智感
          1. 含义
          2. 是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退疑、惊讲、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感,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而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
          4. 形成与作用
          5.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反过来又给智力活动以巨大的推动。
          6. 特点
          7. 虽然理智感在全人类中表现出许多共性,但仍受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世界观影响。因而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都反映了每个人鲜明的立场和观点。
    4. 第四单元 意志
      1. 意志的定义
        1.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 意志过程中,内心动机的四种冲突
        1. 双趋式冲突
        2. 双避式冲突
        3. 趋避式冲突
        4. 双重趋避式冲突
      3. 意志品质
        1. 自觉性
          1. 概念
          2. 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据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的意志品质
          3. 反映了一个人坚定的立场和信仰,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
          4. 反面
          5. “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受暗示性强”,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从性和独断性
        2. 坚韧性
          1. 概念
          2. 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
          3. 反面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此相反的是顽固性、动摇性等
        3. 果断性
          1. 概念
          2. 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情境,善于分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3. 反面
          4. “飞机驾驶员、汽车司机的果断性”,与此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 自制性
          1. 概念
          2. 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已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意志品质
          3. 反面
          4. “必要时能抑制激情、暴怒、愤慨、失望”,与此相反的是冲动性、任性和怯懦
    5. 刷题
      1. 心理过程
        1. 认知
        2. 情绪情感
        3. 意志
      2. 动机冲突往往出现在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
  9.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1. 第三单元 气质
      1. 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脾气、性情。
        1. 是人的风格,无好坏之分
        2. 不决定成就,但影响效率
        3. 和道德无关
        4. 相对稳定,也有一定的后天可塑性
      2. 气质类型学说
        1.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1. 种类
          2. 多血质
          3. 外向、情绪稳定
          4. 胆汁质
          5. 外向、情绪不稳定
          6. 黏液质
          7. 内向、情绪稳定
          8. 抑郁质
          9. 内向、情绪不稳定
          10. 情绪稳定:即个体的兴奋和抑制能达到平衡
          11. 划分的科学依据
          1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
          13. 兴奋型——胆汁质 活泼型——多血质 安静型——黏液质
          14. 抑制型——抑郁质(弱型)
        2. 体型说
        3. 血型说
        4. 激素说
    2. 第四单元 性格
      1. 概念
        1.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2.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反映倾向性,它是后天生活中习得的。
        3. 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
        4. 性格相对稳定,但具有可塑性
      2. 性格的结构
        1. 态度特征:如,热情、关爱、冷漠、不负责任,等。
        2. 意志特征:如,毅力、坚持、优柔真断、弱,等。
        3. 情绪特征:如,积极、平和、消极、悲观,等。
        4. 理智特征: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如,独立思考、务实,等。
    3.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动力理论
        1. 本我:原始的本能,快乐原则
        2. 自我:理性和审慎,现实原则
          1. 生本能
          2. 死本能
        3. 超我:道德化的我,至善原则
      2. 荣格:内一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1. 两种态度:内向、外向
        2. 四种驱力:思维型、情感型、感觉型、直觉型
        3. 态度x驱力,构成八种人格类型
      3.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
        1. 共同特质
        2. 个人特质
          1. 首要特质:1-2
          2. 中心特质:10
          3. 次要特质:else
      4. 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
        1. 共同特质、个别特质
        2. 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3. 16PF人格因素调查表
      5. 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
        1. 三个维度
          1. 内外向
          2. 神经质
          3. 精神质
        2.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