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存货
-
a,IFRS&GAAP确定的存货成本,包括哪些费用被资本化,在销售与存货成本间的费用分配
- 存货成本(样题2011.AM.Mock58)
- 存货成本(样题2011.PM.Mock.59)
-
资本化成本:构成
-
Topic
- 采购
- 异常原料,人力的支出&浪费
- 出货运费
- 存储成本(除非生产必须)
- 固定成本中未分摊部分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进货运费
- 劳动力成本
- 固定成本分摊
- 按产能百分比分摊
- 其他
- Topic
-
b,存货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报告,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如何应用
-
存货
-
计量INV
- MIN{成本,可实现净值}
- 可实现净值=估计售价-成本
- INV<BV:=可实现的净值
- 损失→利润表
- MIN{成本,市价}
- 可实现净值>市价>可实现净值-正常利润
-
不适用
- 农林产品生产商;
- 矿产生产商;
- 其他存货可按照可实现净值度量的生产商。
-
c,FIFO、加权平均成本法、LIFO
- 1,个别鉴定法
- 2,FIFO Method
- 3,LIFO Method
- 4,Weighted Average Cost Method
- 4,3种方法提供的存货与销货成本数据的有效性
-
d,永久存货体系vs期限存货体系
-
个别定价法
- 购销直接记录
- 定期盘点
-
FIFO
- 子主题 3
-
LIFO
- 子主题 3
- 加权平均成本法
- COGS,INV(t)不变
- COGS↑,INV(t)↓
-
e,不同方法对财报条目的影响
-
COGS
- +
- -
-
cash flows(-taxes paid out)
- +
- -
-
taxes
- -
- +
-
net income(EBT and EAT)
- -
- +
-
inventory balances
- +
- -
-
working capital(CA-CL)
- -
- +
-
f,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盈利能力、流动性、活动比率,和偿债能力的影响
-
1,盈利能力
- -
-
2,流动性
- -
-
3,活动比率(营运比率)
- +(Inventory turnover)
-
4,偿债能力
- -
-
g,LIFO↔FIFO
- 36.FIFO,LIFO,INV,COGS,RESERVE.gif
- LIFO Effect = Delta(Reserve(LIFO))
-
d,评估存货管理的有效比率
-
1,存货周转率
- COGS/(average inventory)
-
2,存货天数
- 365/(inventory turnover)
-
h,在给定期间LIFO储备增/减的原因,及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
计量
- min{成本,净实现价值}
- min{成本,市价}
- 净实现价值NPV=估计售价-成本
- (NPV-正常利润)≤市价≤NPV
-
减值↓
- 利润表:损失→费用
- 禁止累积
-
之后↑
- 回复到原成本
- 减值后,不准回复↑
-
不适用
- 农林产品
- 矿产
- 其他科按照NPV度量的商品
- 交易活跃:市场报价;OR,最近市场交易价格
-
37,长期资产
-
成本资本化/费用化
-
作为长期资产一部分的费用资本化(包括利息费用)的会计准则
- 1,资本化的利息
-
研究&开发
-
研究
- 费用化
- 费用化
-
开发
- 资本化
- 费用化
-
外卖软件研究
- 费用化
-
外卖软件开发
- 资本化
- 有限/无限时间的无形资产
-
资产折旧;
-
折旧
- 账面价值
- 历史成本
-
折旧方法回顾
- 直线折旧(SL)
- 产量/服务时间法
- 加速折旧法
- 方法的选择
- 使用寿命和残值
-
折旧费用的计算
-
DSL
-
计算器计算折旧
- SL,DB,SOYD
- 32.计算器计算折旧SL,SOYD,DB 1.GIF
- 32.计算器计算折旧SL,SOYD,DB 2.GIF
- 注意:PV不要加"-"号
-
加速折旧法
- DDB
-
年份数字总额法SOYD
- 37.年份数字总额法SOYD 第x年的折旧值.gif
-
部件折旧法
-
部件折旧法:计算1期
- 重要部件
- A=部件的折旧成本/n1
- 设备其他部分
- B=设备的其余折旧成本(折旧基数值)
- B = 设备总成本-残值-部件总成本
- C=该期,设备其余部分的折旧费用
- C=B/n2
- 该期总折旧费用
- D=A+C
- IFRS:要求;GAAP:可以
-
产品单位和服务时间法
- 当年折旧=总折旧费用*(当年产量/总产能)
-
计算折旧年限
-
计算
- 平均折旧年限
-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annual depreciation expense)
- 总折旧费用/年均折旧
- 平均剩余可折旧年限
- (ending gross investment)/(annual depreciation expense)
- 剩余总投资额/年均折旧
- 剩余使用寿命
- (ending net investment)/(annual depreciation expense)
- 剩余净投资/年均折旧
- 资产折旧年限少->将来资本性支出少
-
无形资产的摊销
- 不同方法
- 计算方法的影响
- 与使用期限和摊销费用的剩余价值有关的假设
- 计算
-
计算摊销费用
- 50. 应交所得税←NI,折旧,罚金,研发费用
-
重估模型
-
账面价值PV
- 债券BV=已摊销本金
-
适用范围
-
1.IFRS
- 历史成本-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 公允价值
-
2.GAAP
- Topic
- Topic
-
重估的会计处理
-
P1=重估后公允价值-原始成本≤0
- ↓:下降金额:亏损
- P1→利润表
- ↑:→原始成本:抵消之前的亏损部分
-
P2=重估后公允价值-原始成本>0
- ↑:成本→抵消之前的亏损,仍然超出的部分公允价值:权益
- P2→资产负债表
-
3类证券的会计处理
-
1.可随时出售的证券(股票)
- →其他综合收益(股东权益账户)
- 借:可随时出售的证券价值调整
- 贷:未实现收益调整股东权益
- 利润表
- 4
- 重估模型
- 公允价值
-
2.待出售证券(衍生品,期货)
-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 贷:未实现收益/投资收益
- 利润表
- 2+4
- →利润表
- 重估模型
- 公允价值
-
3.持有至到期证券(债券)
- 无
- 利润表
- 4
- 不处理
- 成本模型
- 账面价值PV
- 摊余成本Amorted cost(现值PV)
- f,股票/期货/债券
-
资产损耗的财务处理方法
-
财产、厂房K&设备
-
IFRS
- 账面金额↓:→重置金额
- 净收益↓:→(账面价值-重置金额)
- 无影响
- (反转后)账面价值<=(减损确认前)账面价值
-
GAAP
- 公允价值
- 1.判断:重置
- 账面价值>未来现金流未贴现值之和
- 2.计算: =账面现值-公允价值
- 不允许
-
持有待售的长期资产
-
IFRS
- 可变现净值
- 净收益↓:→(账面价值-重置金额)
- 无影响
- (反转后)账面价值<=(减损确认前)账面价值
-
GAAP
- 可变现净值
- 1.判断:
- 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
- 2.计算: =账面现值-可变现净值
- 同上
-
子主题 5
-
固定资产的减值处理(财产、厂房&设备)
- 定义
- 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累计折旧
- 可变现价值=max{公允价值-销售成本,PV(ΣCFi)}
- ΣCFi=未来现金流未折现之和
- PV(ΣCFi):未来现金流折现
- 判断
- 账面价值>可变现价值
- 账面价值>ΣCFi
- 资产负债表
- 可变现价值
- 公允价值
- 利润表
- 减值损失=账面价值-可变现价值
- 减值损失=账面价值-公允价值(or ΣCFi)
- 反转
- 损失的反转值≤原始减值损失
- 反转后账面价值≤减值损失确认前的账面价值
- 不允许
-
准备出售的长期资产
- 定义
- 净可变现价值=公允价值-销售成本
- 判断
- 账面价值>净可变现价值
- 资产负债表
- 净可变现价值
- 利润表
- 减值损失=账面价值-净可变现价值
- 反转
- 损失的反转值≤原始减值损失
- 反转后账面价值≤减值损失确认前的账面价值
-
无形资产
- 有使用期限
- 无
- 损失: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
资产终止确认的财务处理
-
财产、厂房K&设备
- IFRS减值损失
-
g,长期营运资产的停用、转移、环境破坏造成的负债,这些债务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的影响
- 1,资产报废债务
- 2,比率影响和分析因素
- h,长期资产的销售与交换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无形资产
-
财报披露
-
子主题 1
-
财产、厂房&设备
- 度量基础
- 折旧方法
- 使用期限(或等价折旧率)
- 账面总金额
- 期初&期末累计折旧金额
- 期初&期末账面金额调整值Reconciliation
- 重估盈余
- 基于成本模型的BV
- 期间折旧费用
- 主要折旧资产的余额
- 主要/全部折旧资产的累积折旧值
- 折旧方法的一般性描述
-
38,所得税P229
-
定义
-
1,纳税申报单术语
- a,应税所得
- b,应付所得税
- c,已付所得税
- d,税务损失递延
- e,税基
-
2,财务报告术语
- 1,会计利润/pretax income
- 2,所得税费用
- 3,递延所得税负债
- 4,递延所得税债务
- 5,备抵跌价准备
- 6,账面价值
- 7,永久性差异
- 8,时间性差异
-
DTA/DTL怎样产生,会计处理方法
-
递延所得税债务
- 成交时财报确认,1年后付账时扣税→DTL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提前收账→提前扣税→DTA
- 为进行分析而作的处理
-
递延税会计处理方式的选择
-
1.DTL
- 负债
- 权益
- 条件
- (税单)加速折旧的税基大于(财报)直线折旧的税基
- 影响
- Taxable Income < Pretax Income
-
2.DTA
- 担保产生的费用Warranty Expense
- 税收损失递延Tax-loss Carryforward
- 建立减值准备金
- 财报和纳税申报表对收益/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
公司资产与负债税基的定义
-
1,资产的税基
- 折旧
- 研发费用
- 应收账款
-
2,债务的税基
- 预收账款
- 担保负债
- 应付票据
-
计算:所得税费用,应付所得税,DTA/DTL
- DTL
- DTA
- 所得税费用=应付所得税+Delta(DTL-DTA)
-
2011.Mock.PM.65
- Topic
- Topic
- DTL=当年(财报目的资产-会计目的资产)*当年有效税率
-
评估税率变化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 所得税费用=应付所得税+Delta(DTL-DTA)
-
临时性和永久性差异,在税前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中
- 有效税率=所得税费用/税前收入=应付税金/税前收入=已付税金/税前收入
-
DTA的减值准备
- 何时需要
- 对财报的影响
-
比较公司的延税项目
- 临时性差异的来源
-
信息披露:延税项目&有效税率调整
- DT items
-
有效税率调整
-
有效税率-法定税率
- Topic
- 税率←
- 适用不同税法
- 税率和相关法规变动
- 项目:永久性税收项目差异
- 免税期:国家规定的免税期
- 再投资盈余产生的递延税
- 国外&本地分支机构
-
所得税处理关键差异:GAAP vs IFRS
-
递延税
- IFRS vs GAAP
- NOTES
-
39,长期负债
-
a.债券初始确认方法和主要度量指标
-
1.术语
- 1,面值
- 2,票面利率
- 3,市场利率
- 4,资产负债表的负债
- 年末账面价值FV
- 5,利率费用
-
2.初始确认方法
-
发债所得现金PV
- CFF In
- Topic
-
PMT
- CFO Out
-
到期支付FV
- CFF Out
-
每期:折价的摊销AMORTION
- i*PV-PMT ↔PV→1+f+AMORT→x><y
- 不产生CF
-
每期PV
- FV-累计摊销的本金
-
b.债券摊销、利息费用&利息支付金额
-
1,发债对报表的影响
- 现金流量表
- 利润表
- 资产负债表
-
利息费用总额
-
折价
- 各期利息支付PMT
- 贴现金额的摊销
- +
-
溢价
- -
-
折价/溢价的摊销金额
- 利息费用金额PV*i
- 利息支付金额PMT
- -
-
有效利率法
-
利息支付金额(票面利息)
- FV*Ipmt
- 确定后,后面市场利率变化,PMT也不变
-
第n期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
- =PV*Imarket(t0)
- 1.前n-1期累计:1.PMT;2.0→n;3.(n-1)→f→AMORT
- 2.第n期(下一期):1→f→AMORT
-
同一周期内支付的本金总额
- A-B
- 3. x><y
-
债务现值/贷款余额
- PV:(剩余FV=FV-C,Imarket,剩余N-n)
- 4.RCL→PV
-
已偿还期数
- 5.RCL → n
- 第n期
- 3.直线法=直线折旧法
-
c.债券的终止确认
-
已摊销成本Amortized Cost: BV=FV-Unamortized Cost
- 是FV,不是PV0
-
清偿债务的盈亏=已摊销成本-赎回所需现金
- 已摊销成本=FV-Unamortized discount
-
会计处理
-
Write-off
- write-off
- Unamortized costs
- gain/loss
- NO Write-off
-
赎回产生的损益
- 利润表-持续经营
- 间接法:NI+损益
- 利润表-持续经营
- 间接法:NI+损益
-
例题
- 2011.Mock.PM.64
- Topic
- d.债券契约对持有/发行人的意义
-
e.融资负债的财报表述形式、信息披露
-
Footnotes
- 1.负债的性质;
2.到期时间;
3.法定利率&有效利率;
4.回购条款&转换条款;
5.债权人实施的限制;
6.证券抵押资产;
7.在未来5年中各年的债券到期金额。
-
MD&A
- 对企业长期负债的分析
- f.选择原因:经营租赁vs融资租赁
-
g.经营租赁vs融资租赁
-
经营租赁vs融资租赁
-
经营租赁
- 全部支付金额:(利润表)租赁费用 CFO→
- 影响:早期,利润&回报率↑
- 利润表:利润;折旧费用;
- 资产负债表:租赁资产;
-
融资租赁
- 利息相关费用:CFO→
- 使租赁负债减少的租赁支付金额(本金摊销):CFF→
- 如需折旧:资产折旧费用
- 影响:CFO↑;早期,A,L,Expense↑
- IFRS
- 租赁收入=租赁资产投资净额
- 终止时,资产金额:扣除BV
- GAAP分类:直接vs销售
- 判定条件:
- PV(PMT,i,n)=BV
- PV(PMT,i,n)>BV
- 含义
- 租金换租赁资产;
- 收入来源:应收租金;
- 租赁资产出售给承租人,&提供销售融资;
- 记录:S,C,销售利润(PV-BV),销售融资的利息收入
-
h.融资租赁的初始确认方式和计算
-
融资租赁
-
GAAP判定方法
- 期满后得所有权
- 低价购买期权
- 租赁期限>0.75使用寿命
- 总租金>0.9*PV
-
计算:税前收益
- 销售型租赁
- 1.PV←PMT,i,n
- 销售毛利=PV-BV
- 第一年利息收入=PV*i
- 第一年税前收益=2+3
- i.信息披露:经营租赁vs融资租赁
-
j.固定养老金:付款/收益计划
-
固定养老金供款计划
-
养老金费用内容
- 期间雇员服务成本
- 养老金负债开始时的负债费用
- 应计盈余/亏损
- 预期回报率,NO实际回报率
- 差额->摊销到养老金费用
- 计划变动导致的雇员养老金负债变动额
- 养老金计划的负债-养老金计划的资产
- 可以选择
- 必须
- 计划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
固定养老金收益计划
- 通常由独立第三方负责投资、收益
- 雇主公司也可以
-
养老金费用
-
养老金费用=固定养老金(供款Contribution+收益Benefit)计划
- 构成
- 雇员服务成本
- 养老金负债开始时发生的利息费用
- 先行服务成本
- 实际损益
- 退休年龄的变化
- 工资增长率的变化
- 影响因素
- -预期收益
- Expected Return=A*Iexpected
- 预期回报率,NO实际回报率
- 差额->摊销到养老金费用
- 损益=4+5:允许推迟确认时间(IFRS & GAAP)
- 费用记录方式
- 子主题 6
- 直接参与生产的员工
- 费用化
- 通过销售,加入存货成本
- 其他
- 工资&其他管理费用
- →财报Footnotes
- 养老金L净额的计量
- L-A
- 积存状态披露
- =计划资产的价值-PV(收益债务):Value of the plan - PV(Benefit obligation)
- 数额
- funded status>0
- overfunded amount :A
- funded status - (未确认的已发生损益-未确认的先行服务成本)
- 资产负债表中的数额≠Economic reality
-
养老金费用例题
-
2011 SampleI.32
- Topic
- Topic
- Topic
- k.固定养老金表述&披露
-
l.杠杆比率&保障比率
-
公式
-
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
- 毛利润
- S-COGS
- 营业利润
- 息税前盈余(EBIT)
- 净收益
- 发放股息前的税后收益
- 总资本
- 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普通股&优先股
- 流动负债
- 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 长期债券的当前到期部分
- 应计债务(Accrued liabilities)
-
同比指标
- 2.同比指标
- 现金比率
- (cash+(marketable securities))/(current liabilities)
- 速动比率
- (cash+(marketable securities)+receivables)/(current liabilities)
- 流动比率
-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
- 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
- (total long-term debt)/(total equity)
- 负债权益比率
- (total debt)/(total equity)
- 总债务比率
- (total debt)/(total assets)
- 财务杠杆比率
- (total assets)/(total equity)
- 毛利率
- (gross profit)/revenue
- 净利率
- (net income)/revenue
- Liquidity ratios
- Solvency ratios
- profitability ratios
-
杠杆比率
- 债务
- 包含
- 付息的短期债务
- 短期债务
- (当前到期的)应付债券
- 长期债务
- 不包含
- 应付账款
- 应计债务
- 递延税
- D/E=T.D/T.E
- D/Capital=T.D/(T.D+T.E)
- D/A=T.D/(T.D+T.E+T.优先股)
- 财务杠杆比率=平均总资产/平均总普通股权益
-
3.保障比率
- 现金流量比率
- 现金流/收入 比率
- CFO/净收入
- 资产现金回报率
- CFO/平均总资产
- 权益现金回报率
- CFO/平均总权益
- 现金收益比率
- CFO/营业收益
- 每股现金流
- (CFO-优先股股息)/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债务保障比率
- CFO/债务总额
- 利息保障比率
- (CFO+利息支付+税金支付)/利息支付
- EBIT/I
- 固定费用保障比率
- (EIBT+租金)/(I+租金)
- 再投资比率
- CFO/长期资产现金支付额
- 债务偿付比率
- CFO/长期债务现金支付额
- 股息支付比率
- CFO/股息支付
- 投融资比率
- CFO/投融资的现金流出
- 1.业绩比率
- 2.保障比率
- 利息保障比率=EBIT/I
- 固定费用保障比率=(EIBT+租金)/(I+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