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課
- 在安靜獨處的空間,舒適坐著15~30分鐘,讓思緒任意漫遊至完美境界,持續三到四天或一個星期。
-
第二課
- 同樣環境、姿勢,保持心情平靜,控制所有的思維。控制煩惱、擔憂,保持想要的思維。持續練習到熟悉為止
-
第三課
- 更進一步,不但要完全平靜,並盡可能控制所有思維,還要鬆弛、釋放,讓肌肉進入正常狀態,
並解除來自神經的壓力,也會消除經常造成身體疲累的緊繃。
-
第四課
- 維持過去同樣的姿勢,透過徹底的放鬆消除所有緊繃,然後心理層面放下所有的負面狀態,
例如憎恨、憤怒、擔憂、嫉妒、羨慕、憂傷、煩惱或各種沮喪。
-
第五課
- 在心裡想出一個可以有愉悅聯想的地方,產生一幅完整的景象,看見建築物,庭園,樹木、朋友和其他事物。
剛開始會想到世間的一切事物,就是無法集中精神,找到自己的理想。但別洩氣,堅持每天練習就不會失敗。
-
第六課
- 為了養成注意力,同樣環境、姿勢,仔細端詳一張照片所有細節至少十分鐘,
然後閉上眼睛回想所有細節,並在心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圖像。重複練習直到可以做到為止
-
第七課
- 將朋友形象化,就像最近一次看到他一樣檢視他。看一下當時周遭環境,回憶你們的對話,現在留意他的臉龐,仔細加以端視。
現在,和他談論一些共同話題,檢視他表情的變化,觀察他的笑容。你可以這麼作嗎?沒問題,你做得到。
現在喚起他的興趣,告訴他一個冒險故事,檢視他好奇或興奮的眼神。你做得到嗎?如果可以,就代表你的想像力豐富,你已經有卓越的進步。
-
第八課
- 相同環境,在心中將戰艦形象化:你看見令人生畏的怪物漂浮在海面,毫無生機且寂靜無聲。在你的視野之外,你知道大部分的艦身都藏於水底;
知道戰艦與二十層的摩天大樓一樣高、笨重;知道有數百人正準備執行交派任務;知道各單位都精明能幹、訓練有素且技術高超的軍官帶領,
他們自信自己足以勝任任務;知道它雖然對其他事物看似不在意,但卻可監視遠方的目標,沒有甚麼可以逃過它的視線;知道它看似平靜、
順從且無攻擊性時,其實所以有飛彈早已瞄準遠方的敵人。你毫不費力就可以在心理塑造這幅圖像。但戰艦如何來到這,
一開始又在什麼地方?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可以找到答案。
- 看到巨大的鋼板會想起造船廠,數千位工人忙於煉鐵;再往前推會看到礦山,礦砂正一車車被挖掘裝載,運至工廠經過煉鐵一步步的程序;
再往前推看到戰艦設計師和工程師。讓思維把你帶到更以前是為了找出為什麼戰艦被建造,現在你已經看不到戰艦,它已經不存在;
戰艦只是設計師在腦裡面的一個想法。但建構戰艦的命令又從何而來?或許是國防部,亦或在戰爭以前就有建造的念頭,
而且國會必須通過法案,取得資金。法案可能有反對聲音,也有支持與反對的辯論。國會議員代表誰?代表你和我。
- 因此我們的思維始於戰艦終于自己。最終的分析發現自己的思維會在這件事情上或其他事情負有責任。
如果我們在深入思考,就會找到一個重要的事實,
那就是:如果沒有人發現這條法則---讓巨大鋼板浮於海上,而非直接沉入海底---這艘戰艦根本就不會存在。
-
第九課
- 相同環境,形象化一棵植物。想像一朵你最喜歡的花朵,把它從不可見變為可見。播下一顆細小的種子。加以灌溉照料,
把它放在陽光可以照到的地方。觀察種子冒芽,現在它已經是一株活生生的植物,具有生氣和開始尋找生存方式。
觀察分佈於土壤的根鬚,看著它從四面八方延伸。記住,它們是分裂在分裂且活著的細胞;細胞總數很快就達到數千萬。
每一個細胞都具有智慧,可以知道需要甚麼,也知道如何得到所需要的東西。觀察向前並且向上發芽的枝葉,看著它們從土壤表面冒出,
接著分裂,形成小枝。觀察每一枝小枝是如何完美且對稱的排列,樹枝開始形成,接著是微小的葉柄;每支葉柄都撐著一株葉芽。
當你注視時,會看見葉芽開始張開,你喜歡的花朵已經映入眼簾。如果現在你全神貫注,將會嗅到花香。
當微風輕柔的舞動著美麗萬物,你已經將花朵的香氣形象化了。
-
第十課
- 在牆壁找空白處,待在平常所在的地方。在心中畫出一條長約15公分的黑色水平線,盡可能的看著這條,彷彿已被真實的畫在牆上。現在,
在這條水平線的兩端畫下兩條垂直線,再畫一條連結兩條垂直線的水平線。現在,你已經畫出一個正方形,試著全神貫注看著這個正方形,
然後在裡面畫一個圓,然後在圓心加一個點,並以這一個點朝你拉出約25公分,現在這正方形內是個圓錐。你要記得你畫的作品是黑色的,
接著把它轉為白色、藍色、紅色...
-
第十一課
- 專心參透聖經中的名言:「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注意其中並沒有限制"任何東西",這是十分明確的。
它也暗示:唯一受限的是我們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勝任一切和應付緊急狀況的能力。
記住,信念不是虛無的影子,而是觸摸的到的物質,「是所望之物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實據。」
-
第十二課
- 回到原來的房間、相同的位置,保持身心放鬆,不要在壓力之下勞心。確保肌肉或神經沒有處於緊繃狀態,也確保自己舒適自在。
現在試著體會和造物主合而為依,接觸這種力量。對下述事實進行深入理解、領悟與體會:
- 你的思考能力可以對宇宙心智產生作用,展現這種能力,將可以滿足你的任何需求;你用有任何個體曾擁有或一直會擁有的潛能,
因為每個個體都是整體的表現或展現,所有人都是整體的一部份,在種類或本質上都一樣,唯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異。
-
第十三課
- 承認你是整體的一部份,而且部份必定與整體擁有相同的本質和品質,如果有差異也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
第十四課
- 專注於和諧,專注包含了"專注"這個字的所有涵意。必須全神貫注和全心全意,你只能意識到和諧的感覺。
記住,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真正的價值在於親自實踐
-
第十五課
- 集中在洞察力之上。在習慣的環境,專注的想著這個事實---擁有思維的創造力,並不表示擁有思考的藝術。
讓思維停留在這個事實---知識並不會自行運用,我們的行動不是由知識支配,而是由心態、習性和習慣所控制。
有意識的下定決心並付出心力是我們能應用知識的唯一方法。
在心中回想一下這個事實---不曾使用的知識會在心中略過,原則要得以應用才具有價值。
沿著這條思維脈絡,直到你擁有充份的洞察力,能為自身的問題規劃出一套可以應用此原理的明確計劃。
-
第十六課
- 和諧和幸福是意識的狀態,而非取決於事物的擁有權。事物是結果,是由正確的心態所帶來。
因此,如果我們渴望成為任何種類資產的擁有者,首要是獲得相關心態,以產出我們渴望的結果。
藉由領悟我們的精神本質,以及和萬物本質的宇宙心智合而為依,就可以產生這種心態。這種體悟可以讓我們完整享受一且事物。
這是科學思考也是正確思考。當我們能成功達到這種心態,就能輕鬆實現我們的願望,彷彿那願望就是是實一搬。
當我們達到這種境界,就會發現"真理"讓我們遠離任何缺乏或侷限。
-
第十七課
- 對真正的本質盡可能的專注。別讓沒有意識的努力或行動與目標產生關聯。徹底放鬆,消除和結果有關的任何疑慮。
記住,力量是透過平靜產生的。讓思維進駐你的目標,直到他們合而為一,直到你不再意識到其他事情。
-
第十八課
- 專注於自己的創造力。尋求洞察力和理解力,試著為自己內在信念尋找相對的邏輯基礎。
仔細的思考這個事實---自然界的人類在有機生命的空間中生活、遷徙並擁有生命力,但為了生存。
他們必須仰賴更細微的能量。在自然界中必須播下種子才能使生命形成,產出的果實也不會比母體來的更高級
;在精神層面亦是如此,必須播下種子才能結果,而這個果實也會取決於種子的品質。
因此,你可以獲得的成果引賴你對因果關係的法則的理解,這是人們意識的最大進化。
-
第十九課
- 練習『全神貫注』---專心一意於自己的思維目標,並排除其他雜念。
每天空出幾分鐘練習。你為了滋養身體而花時間進食,何不花點時間吸收精神糧食?
-
第二十課
- 練習進入平靜的狀態並且專注這事實---『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這是絕對正確的。
你的存在是奠基於祂的存在,如果祂無所不在,那必定也在你之中;如果祂是一切的所有,那你必定也在祂之中。
祂是精神,你是以祂的形像和外觀所塑造的。而你和祂的精神的唯一差異,只有程度上的不同,『部份』在種類和本質上必定與『整體』相同。
當你可以清晰的體會這點,你就可以發現關於思維創造力的奧秘;也能夠知道『善』與『惡』的起源;也能夠發現驚人專注力的奧秘;
也能找到任何生理、財務、或環境問題的解決之道。
-
第二十一課
- 專注於真理。真理可以讓你解開束縛。換言之,當你學習應用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原則,在邁向成功的大道,就沒有障礙可以阻擋你。
要知道,你正在運用與生俱來的內在潛能打造你的外在環境;要知道,如果處在平靜之中,就會得到無窮的契機,讓你喚醒真理的最崇高概念。
試著理解,造物主處於絕對的平靜,若非如此,便會招致變化、活動和侷限。
因此,平靜的思維是專注於接收、喚醒,進而表現內在世界非凡潛力的真正方法。
-
第二十二課
- 專注於以下詩句:『向他說話,因為,他會傾聽,精神與精神可以交會,他就在你的呼吸處,貼近於你的手腳。』
然後試著去領悟---當你『向他說話』,你就是與造物主進行接觸
-
第二十三課
- 人並不是一具附有精神的軀殼,而是一個附有軀體的精神。基於此原因,若非透過精神,人們的渴望無法獲得永久的滿足。
若不能產生我們渴望的和諧條件,變毫無價值可言。和諧的條件應該獲得充份的供給,若有任何匱乏,我們應該知道,財富的理念或真締是為他人服務。
當這種思維成形時,供給的管到就會自然打開,你就會欣然接受,精神性方法是絕對實用的。
-
第二十四課
- 我們是一個生活在奇妙世界的奇妙存在體。許多人喚醒了,並認識了真理,
當他們愈快覺醒,就能愈快瞭解『為他們準備的事物』,就能實現『未曾看見、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事物。
這種成就只為那些發現自己身處『天堂』的人而設。他們已經通過判斷的河流,準備區辨是非真假。
他們已經發現,自己曾有過的意圖和夢想都不是真實,只是炫人表象下的不起眼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