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维导图介绍
    1. 什么是思维导图?
      1. 托尼-巴赞(Tony Buzan)的定义
        1. 放射性思考具体化
          1. 放射性(或叫发散性)
          2. 促进思维发散的文档
          3. 限制思维发散的文档
          4. 放射性结构的强大功效
          5. 它的中心思想非常容易传达 因为中心词放在中间以后大家都知道讲的是什么, 就像今天我们讲的是“访谈”,那“访谈”就放在中间, 如果今天我们讲“生活”,那就把“生活”放在中间,每一个意念和想法的重要性会清楚的了解。
          6. 最重要的想法、思维和意念通常集中在更靠近中心区, 刚才我们讲到中心词、关键词都是靠近中心核心地带,更次要的内容更偏离中心词,这样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来。
          7. 这样大脑可以有更多的联系,枝条化出去之后是从一个要素联系到下一个要素,再去延续到下下个要素, 所以它非常容易进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mind map)其实是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过程,并且允许我们迸发出更多的新思维。
          8. 一个线性的展示,比方说是一个名单,它会使我们创造力终止, 它是一个数据的结构,它有一个开始和一个结束,使得大脑有一个开始和结尾, 换一种方面没有开始、没有结尾,这样无限产生我们的创造, 或者我们在做团队集体头脑风暴的时候节没有限定说是闭合状态,可以是开放状态,可以添加上去, 这就是思维导图(mind map)对创造力培养、对企业机构问题解决方案有强有力的工具
          9. 具体化
          10. 具体 vs. 抽象
          11. 具体
          12. 能用五种感官直接“看”到的,使用意识可以直接想象出来的
          13. 苹果
          14. 钟声
          15. 榴莲糖
          16. 香飘飘
          17. 钢化玻璃
          18. 抽象
          19. 即不具体,例如:
          20. 文化
          21. 思维
          22. ...
          23. 在思维导图中,越靠近根节点越抽象,越靠近叶节点越具体
        2. 图文并重
        3. 把各级主题、各元素间关系用隶属、相关等层级图表现出来
          1. TJ:
          2. 以点带线,以线控面
          3. 思维导图按照发散思维的特征,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枝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
        4. 协助人们的平衡发展
          1. 科学与艺术
          2. 科学的严谨性
          3. 艺术的抽象性
          4. 逻辑与想象
          5. 逻辑的条理性
          6. 想象的发散性
        5. 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1. 认知功能
          2. 因为有文字描述,有图片印象,有结构关系, 从而使我们的大脑产生立体的认知
          3. 情感功能
          4. 通过标示对各个信息节点表达情感,例如
          5. 苹果,我喜欢
          6. 榴莲,我讨厌
          7. 方案一,我觉得靠谱
          8. 方案二,我觉得还要再讨论下
          9. 方案二,我觉得根本不可行
          10. 而这些情感信息,在传统的笔记或纪要中,往往是不会被表达的
          11. 个性或自我意识
          12. 同样的课程内容,使用传统笔记,大家记录的内容和形式都大同小异
          13. 但其实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课程内容,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理解
          14. 思维导图提供了个性化的记录形式,因为是按自己的思路记的,所以若干年后还是很容易被自己所理解
    2. 思维导图的要素
      1. 一个是概念
      2. 一个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3. 思维导图的用途
      1. 辅助思维
        1. 发散思维,例如做头脑风暴
        2. 条理化逻辑思维,例如分析复杂问题的原因,或做重要决策分析
      2. 记录思维
        1. 结构化
          1. 通过把信息分页、分层记录,展现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
        2. 重点化
          1. 凸显重要信息
          2. 缩略次要信息
      3. 传递思维
        1. 相对线性的文字/图片记录,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和高效的被他人理解
        2. 他人也更容易在思维导图中找到与你意见相左的地方,迅速给你反馈
  2. xmind的功能
    1. 结构化的信息组织
      1. 分页
      2. 中心节点与结构
        1. 名词:
          1. 中心节点和浮动节点(Floating topic)
          2. Floating Topic
          3. Subtopic 1
          4. Subtopic 2
          5. Subtopic 3
          6. Subtopic 4
          7. Subtopic 5
          8. Subtopic 6
        2. 结构
      3. 浮动节点与关系链接
        1. 例子
          1. 简单例子
          2. 网友分享-1
          3. 网友分享-2
      4. 超链接
        1. web网页
          1. Xmind官网
        2. 本地文件
          1. link
          2. attachment
        3. 本文件主题链接
          1. 准备 - 主要内容
    2. 突出重点的标示
      1. xmind支持的标示
        1. 字体
        2. 颜色
        3. 小图标(markers)
          1. 优先级
          2. 重要性
          3. 标志性
          4. 态度
        4. 剪切画(clip arts)
          1. 时间管理
        5. Boundery
          1. Test case1
          2. Test case 1.1
          3. Test case 1.2
        6. Summary
          1. Example:选出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东西
          2. 轻松过后,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讨论什么吗?
          3. 3岁组
          4. 苹果
          5. 橘子
          6. 大米
          7. 棉花
          8. 答案
          9. 苹果
          10. 橘子
          11. 大米
          12. 棉花
          13. 吃的
          14. 6岁组
          15. 苹果
          16. 橘子
          17. 小米
          18. 糯米
          19. 答案
          20. 苹果
          21. 小米
          22. 糯米
          23. 橘子
          24. 潮人用的
          25. 土人吃的
      2. 例子
        1. 好的例子
          1. 【全年总结-2013】雷神是这么炼出来的!
        2. 不好的例子
    3. 迅捷的格式化文本
      1. 保持格式和结构的移动、复制、剪切
      2. 将文本格式化的时间缩短到最低,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编写内容
      3. 在这一点上,如果经常使用word和xmind记笔记的同学应该感触很深: 使用word时,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要做文字的格式处理; 但如果熟练使用xmind后,格式处理需要的时间就很少。
  3. xmind的tips
    1. 思维导图最大的敌人
      1. ”杂乱无章"
    2. 思维导图最好的朋友
      1. "纲举目张"
    3. 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
      1. 用好关键词
        1. 单个的、非常强有力的单词和非常有意义的语句能够传递更加强有力的意义
          1. focus quality vs. Quality First
        2. 多余的文字会使我们的思维导图(mind map)缠绕在一起, 太多的字、太多的词会使我们的思维导图(mind map)很累, 自己复习的时候在陷入这个森林、丛林当中去。
      2. 用有感召力的图形
        1. 要用加深这种印象或者保持长久记忆的图形,越特别、越生动越容易加强你的记忆力。
        2. 举例:
          1.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