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描述與流行病學
DSM-IV-TR
憂鬱症狀
憂鬱症狀及同時也有狂躁症狀(雙極性精神病)
憂鬱症
症狀
深沉的悲傷與或無法體會快樂
生理現象,包括疲累、活力低落與身體疼痛
種類
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診斷:憂鬱症狀必須出現兩週以上
症狀包括憂鬱情緒或失去興趣及愉悅感
又稱階段性疾病(episodic disorder)
輕鬱症(dysthymic disorder
診斷:有一半以上的日常生活時間感到沮喪或對日常活動提不起興趣
至少持續兩年
結論
精神疾病中的小感冒
女: 男 = 2 : 1
症狀在文化上的差異
盛行率增加,且初發年齡下降
雙極性精神病
躁症 (mania) vs. 輕躁症 (hypomania)
種類
第一型:單一躁症與混合症狀的發作
第二型:至少有一個重鬱期和一個輕躁症的發作
循環性精神病(cyclothymic disorder ;或稱為cyclothymia): 症狀出現至少2年以上
結論
盛行率被低估
女:男=1: 1
亞型
季節性 (seasonal)
快速循環 (rapid cycling)
精神病特徵 (psychotic features)
緊張性特徵 (catatonic features)
產後首次發病 (postpartum onset)
憂鬱 (melancholic)
病因學
情緒障礙
神經生物學因素
遺傳因素
憂鬱症: 37 %
雙極性: 85 %
神經傳導物質
憂鬱 & 躁症: 低量血清素
憂鬱: 低量正腎上腺素、 多巴胺
躁症: 高量正腎上腺素、 多巴胺
大腦造影研究
杏仁核
海馬回
前額葉皮質
前扣帶回
神經內分泌系統
可體松失調和憂鬱症
社會因素
生活事件與人際問題
高情緒表達 (expressed emotion. EE)
心理因素
佛洛伊德的理論
對"失落"的憤怒內攝而形成憂鬱
情感與神經系統
較多負向情感 ; 較少正向情感
認知理論
貝克的理論:認為人們因負向思考而憂鬱
憂鬱症患者容易用以下的錯誤認知來維持其基模
獨斷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
選擇性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ction )
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絕望感理論
雙極性精神病
社會心理因素
雙極性精神病的憂鬱症雙極性精神病鬱期發作和重鬱症發作的誘發因素似乎頗為相似。
雙極性精神病和重鬱症一樣,負向生活事件是鬱期發作的重要前置因素。
躁症
兩種不同的心理因素模式會誘發躁症
躁狂防禦(manic defense)模式
躁症反映出大腦回饋系統的紊亂
治療
憂鬱症
心理治療
人際心理治療
對照憂鬱症的傳統精神分析治療
人際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IPT )
認知治療
憂鬱症是負面基模和認知偏誤造成
設計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 ),目標是改變不良適應的思考模式
社交技巧訓練
社交技巧訓練(social skills training)
行為活化治療
行為婚姻治療
雙極性精神病
心理治療
心理教育取向(psychoeducational apporaches)
家族治療(family-focused treatment)
情緒障礙的生物治療
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70-130伏特電流通過大腦,但會有短期混亂和記憶喪失的風險
對於患者自殺的可能,是最後可採取的方式
憂鬱症的藥物治療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MAO)
三環抗憂鬱劑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s)
雙極性精神病的藥物治療
情緒穩定劑 (mood stablizing medications) : 鋰鹽 (lithium)
重鬱症的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比較研究:認知治療至少和抗憂鬱劑一樣有效; 且有助於治療結束後的復發
自殺
自殺和自殺企圖的流行病學
自殺意念
自殺企圖
自殺
流行病理學P.246
自殺模式
精神疾病
憂鬱
雙極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
邊緣性人格障礙
神經生物學模型
低量血清素的主要代謝物 : 5 - HIAA
社會文化模式 (Durkheim, 1987,1951)
自我中心型自殺(Egoistic suicide)
利他型自殺(altruistic suicide)
失序型自殺(anomic suicide)
心理模式
自殺預防
治療相關的精神疾病
直接處理自殺 ( Shneidman , 1987)
1. 減少心理痛苦的強度。
2. 幫助個案看到有別於令他持續苦惱的其他觀點。
3. 鼓勵個案從自我破壞行為中再拉回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