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礎
建設
-
(一)土地調查
- 1.土地調查-增加稅收
- 2.林野調查-開發資源
-
(二)交通建設
- 1.整頓基隆港高雄港
- 2.完成縱貫鐵路
- 3.普設郵便局
- 4.鄉鎮公路
- 5.其他鐵路幹線
-
(三)統一貨幣
度量衡
- 1.成立台灣銀行
- 2.發行紙幣
- 3.統一度量衡
重交易公平性
-
(四)專賣制度
- 1.項目:鴉片、樟腦
- 2.特色:政府獨佔
-
(五)人口普查
- 1.1905年首次普查
- 2.定期普查
- 強化殖民統治
獲取臺灣資源
後藤新平
無方針主義
漸進政策
-
二.農業
發展
-
(一)改良稻作
- 1.引進新技術改良品種
- 2.蓬萊米研發成功
- 3.大量輸往日本
-
(二)新式製糖業
- 1.現代化製糖業
- 2.日本企業投資
- 3.世界糖業王國
- 4.壓榨蔗農
米糖相剋現象
-
(三)興修水利
- 1930嘉南大圳
-
三.工業
發展
-
(一)目的
配合南進政策
- 1.農業南洋
- 2.工業台灣
- 企圖使臺灣成為
南進補給基地,
開始推動工業化
-
(二)項目
- 1.日月潭發電所
-
2.軍需工業
- (1)機械
- (2)造船
- (3)石化
-
3.輕工業
- (1)紡織
- (2)食品加工
-
(二)成果
- 將台灣推向工業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