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语法翻译法
      1. 时间
        1. 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盛行于19世纪
      2. 观点
        1. 认为一切语言均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因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和语法关系替换就能掌握另一种语言。
      3. 理论基础
        1. 历史比较语言学
      4. 心理学基础
        1. 18世纪的官能心理学
      5. 教学过程
        1. 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翻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字逐句直译。
      6. 特点
        1. 教师主要用母语授课,学生很少积极地使用目的语
        2. 词汇学习总是以独立的单词表的形式出现,语法讲解也会十分详细
        3.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学习原文和阅读名著
    2.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
      1. 优势
        1. 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2. 劣势
        1. 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过分注重语法知识,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2. 2
    1. 直接法
      1. 时间
        1. 19世纪下半叶
      2. 观点
        1. 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而不是像语法翻译法那样学习经典作品。
      3. 教学特点
        1. 直接学习目的语,不用母语为中介,不用翻译
        2. 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直接学习目的语
      4. 实践原则
        1. 直观性
        2. 强调口语学习
        3. 强调通过练习掌握语言
    2. 评价
      1. 优势
        1. 认为学习语言是种习惯的养成,强调通过练习来掌握语言,开创了外语教学经验派的先河。
      2. 劣势
        1. 过分强调依据幼儿学习母语的方式来学习语言
        2. 过分强调模仿
        3. 偏重经验
        4. 对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
        5. 忽视成人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6. 不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
        7. 过分排斥母语
  3. 3
    1. 情景法
      1. 时间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 代表人物
        1. 帕默
        2. 霍恩比
      3. 语言学理论
        1. 结构主义
      4. 心理学基础
        1. 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
      5. 特点
        1. 教学目的是对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技能的实际掌握,而言语技能又是通过掌握语言结构获得的。
        2. 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教材先用于口头训练,然后再教书面形式
        3. 课堂用语是目的语
        4. 新的语言点要在情景中介绍并操练
        5. 运用词汇选择程序,以确保基本词汇教学
        6. 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进行分级排列
        7.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基础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
      6. 教学过程
        1. 教师多次示范新的词语或结构,让学生集体模仿
        2. 对学生进行个别语言操练
        3. 运用已知句型进行回答以引进新句型
        4. 通过回答、造句、用提示语等练习新句型
        5. 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2. 评价
  4. 4
    1. 听说法
      1. 时间
        1.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2. 语言学理论基础
        1.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3. 观点
        1. 学习一门语言关键是学习这种语言的句型
          1. 句型法
      4. 心理学理论基础
        1.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5. 特点
        1. 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教材为对话体
        2. 以句型结构为纲来编写教材
        3. 借助句型替换或其他操练方式,通过模仿和重复来掌握语言结构
        4. 教师尽量用目的语讲课,高度注重学生发音的准确性,极力使学生不说错句。
        5. 充分运用磁带、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具
    2. 评价
      1. 优势
        1. 强调通过句型掌握语言,提高了语言教学的效率
      2. 劣势
        1. 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忽视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 过分强调操练,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也忽视学生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3. 过分强调听说,使得学习者读写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强
  5. 5
    1. 视听法
      1. 时间
        1. 20世纪50年代首创于法国
      2. 特点
        1. 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2. 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
        3. 整体结构感知
      3. 教学过程
        1. 感知
        2. 通过图像和录音,由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放录音的同时,让学生模仿、重复、熟记、回答问题
        4. 利用图像和声音,通过自有对话、评论课文等用目的语表达思想,培养活用目的语的能力
    2. 评价
      1. 优势
      2. 劣势
        1. 重视口语会话,而忽略书面语的阅读
        2. 强调整体感知和综合训练,而忽视对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
        3. 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掌握,而忽略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6. 6
    1. 认知法
      1. 时间
        1.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2. 语言学基础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3. 心理学基础
        1. 认知心理学
      4. 观点
        1.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5. 特点
        1. 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强调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内化语言的知识体系,反对“刺激——反应”的学习
        2. 提倡演绎法的教学原则,反对机械模仿,也反对过多的知识讲解
        3. 以学生为中心
        4.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5. 适当使用学习者母语
        6. 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反对有错必纠
  7. 7
    1. 沉默法
      1. 流派
        1. 人本主义
      2. 理论基础
        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3. 学习理论假设
        1. 通过发现或创造而不是记忆和重复,学习效果会更好
        2. 通过相应的物体学习有助于学习效果
        3. 通过解决与学习材料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学习效果
      4. 总体目标
        1. 通过语言的基本要素的训练培养初学者听和说的能力
      5. 主要特点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保持沉默
        2.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3. 教师一般不改正学生的错误
        4. 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
        5. 口语领先
        6. 以词汇为语言学习的核心
  8. 8
    1. 全身反应法
      1. 时间
        1.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
      2. 提出者
        1. 阿舍尔
      3. 教学原则
        1. 学生口语理解力的培养应先于说话
        2. 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
        3. 教师不应强迫学生开口
    2. 评价
      1. 特色
        1. 先理解后表达
        2. 通过动作指令学习语言
      2. 局限性
        1. 对承认学习的特点注意不够
        2. 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3. 动作表达语义受限
      3. 适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
  9. 9
    1. 行为情景教学法
      1. 概念
        1. 通过阅读并讨论故事来熟悉语法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2. 步骤
        1. 确定要表达的事物(陈述词汇)
        2. 提问故事
        3. 朗读并讨论步骤二中的故事
  10. 10
    1. 交际法
      1. 时间
        1. 20世纪80年代初
      2. 语言学基础
        1. 社会语言学
        2. 功能语言学
      3. 教学目标
        1. 交际能力
      4. 教学原则和特点
        1. 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
        2. 以功能和意念为纲来编写教材
        3. 教学过程交际化
        4. 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训练相结合,综合运用是目的
        5. 强调表达内容,不过分苛求形式
        6. 圆周式安排语言材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7. 发展“专用语言”教学,针对不同的、特殊的交际需要开展教学
  11. 11
    1. 任务教学法
      1. 时间
        1. 20世纪80年代
      2. 代表人物
        1. 普拉布
      3. 教学理念
        1. 教学活动应为真实的语言活动
        2. 做中学
        3. 任务具有阶梯性
        4. 任务要有趣味性
        5. 任务要有明确的结果
  12. 12
    1. 后方法时代的教学法
      1. 时间
        1. 20世纪后期
      2. 提出者
        1. 库玛
  13. 结构法
  14. 评价
    1. 优点
      1.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间接发挥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2. 缺点
      1. 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影响语法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2. 对学生的错误容忍度过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 语言脱离社会语境,对语言的交际价值培养不够
  15. 概要
    1. 重要性
      1. 重要发展,此后的教学法无一不是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
    2. 问题
      1. 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意念项目,这些项目究竟有多少、如何合理安排,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2. 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法结合起来是最大的难题
      3. 对学生错误的容忍度不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