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慣七不斷更新
-
不斷更新01
日復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
-
不斷更新四大面向
-
最大的資產
- 自己
-
四個面向
- 生理
- 適當的運動有助健康
- 靈性
- 滌除心靈的塵埃
- 心智
- 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 社會
- 歷練待人處事之道
-
不斷更新02
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
- 少用記憶力,多用想像
-
七大習慣相輔相成
- 愈是主動積極(習慣一)
- 就愈能掌握人生方向(習慣二),
- 有效管理人生(習慣三)
- ;能夠不斷砥礪自己(習慣七)的人,方懂
- 得如何了解別人(習慣五),
- 尋求圓滿的解決之道(習慣四、六)
- ;同理,一個人愈獨立(習慣一、二、三),
- 就愈善於與人相處(習慣四、五、六),
- 而磨練自己,則可以提升前六種習慣的境界。
-
聆聽良知的聲音
- 良知的聲音極其微弱,很容易被淹沒,可是卻又清晰得令人無法遁逃。
- 法國女作家斯塔爾夫人
- 良性循環使人成長
-
檢核表
- 習慣七 立即行動檢核表
- 一、列出符合個人興趣與生活方式的運動項目。
- 二、選擇其一做為未來一週計畫中個人角色的目標,然後在下週結束時評估自己的表現。若尚未達原訂目標,討個中原因,是有更重要的事必須完成?還是因為缺乏毅力?
- 三、同樣列出鍛心智與靈性的活動清單,社會情感部分則列舉出希望改進的人際關,或有助於提高效率的特定環境因素。從三張清單中各一項做為下週的目標,付諸實行再評估成果。
- 四、每週力行「列表、實踐、評估」的自我鍛練工夫。
-
你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 制激與回應的距離
-
不追究與適時喊停的必要
-
第一個規則是,不要追根究柢,無論哪個人露出了內心最脆弱的一面,另一人都不能探問
- ,而是要表現出同理心-追問有時不免咄咄逼人、霸道、僵硬,因此管我們心裡很渴望多了解對方,還是意識到必須選擇適當的時機再讓對方傾吐心事。
-
第二個規則是,話題若過於尖銳或痛苦,就要及時打住,等到第二天或直到當事人願意再次開口繼續討論,
- 否則我們就只是心裡放著這件事,因為我們有充分的時間與適合的環境,而且我們也很希望這段婚姻能夠幫助我們成長,所以我們相信解決問題的時間點遲早會來。
- 理解堅持的原因
- 不忽視任何歧見
- 回到潛意識中的印記
- 保持談心的習慣
- 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 努力成為心中的那個人
- 成為轉型人
- 改變思想才能改變現實
- 從每日的個人成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