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床描述
    1. 心因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1. 診斷標準
        1. 拒絕維持正常體重 
        2. 體重低於正常體重的85%
        3. 極度害怕體重增加
        4. 身體心像扭曲
        5. 女性會出現無月經症
      2. 亞型
        1. 1. 限制飲食型
        2. 2. 暴食清除型 – 較多其他方面精神病理
      3. 致命疾病
        1. 一般族群的10倍,其他精神疾病的兩倍
        2. 死於身體併發症
    2. 心因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1. 診斷標準
        1. 反覆出現暴食現象
        2. 反覆出現補償型為以避免體重增加,例如催吐
        3. 身材和體重是自我評價非常重要
        4. 自評身材和體重相當重要
      2. 神經性暴食症亞型
        1. 清除型 
        2. 非清除型 – 精神病理症狀較少
      3. 與神經性厭食症之比較
        1. 厭食症患者體重減少顯著,暴食症則無。
        2. 兩者皆害怕體重增加
      4. 暴食行為
        1. 由壓力或負面情緒引起,且個體部會有飽足感
        2. 壓抑食慾後,較會出現暴食行為
    3. 暴食症 (binge eating disorder)
      1. 列DSM-IV-TR 診斷項目
      2. 相較於神經性厭食症,暴食症患者沒有體重減輕
      3. 相較於神經性暴食症,暴食症患者沒有補償性行為(催吐、禁食過度、運動) 
      4. 暴食症患者多達肥胖標準(BMI>30)
  2. 病因學
    1. 遺傳因素 - 患者之一等血親罹病率高
    2. 神經生物學因素
      1. 下視丘外側區受損,與厭食有關
      2. 內生性鴉片增加,強化厭食與暴食行為
      3. 神經傳導素
      4. 血清素能提升飽足感。厭食症患者的血清素代謝物低,暴食症患者的血清素不足
      5. 多巴胺對特定刺激的滿足
    3. 社會文化因素
      1. 性別影響 – 女性會自我客觀化(self-objectify)
      2. 跨文化研究
        1. 厭食症研究上,不見得害怕變胖
        2. 身材心像
        3. 暴食症與工業社會較相關
      3. 種族差異
        1. 白人女性罹病率較高
        2. 高社經地位
      4. 心理動力觀點
        1. Goodsitt ,1997)
          1. 1. 增加自我效能
          2. 2. 母女關係衝突,無法發展適宜的自我
        2. 避免生理上的性成熟
      5. 人格特質與飲食障礙
        1. 厭食症患者發病前是完美主義者、害羞或服從性佳
        2. 暴食症患者有戲劇性特質、情緒不穩、外向特質
    4. 家庭特徵
      1. 米紐慶(Minchin et al., 1975)
        1. 糾結(enmeshment)
        2. 過度保護(overprotectiveness)
        3. 僵化(rigidity)
        4. 缺乏衝突解決之道(lack of conflict resolution)
    5. 兒童受虐與飲食障礙
    6. 認知行為觀點
      1. 神經性厭食症 – 害怕變胖、身體心像扭曲
      2. 神經性暴食症 – 過度關注體重和外型
  3. 治療
    1. 藥物治療
      1. 神經性暴食:百憂解
      2. 神經性厭食:抗精神病藥
    2. 神經性厭食症的心理治療
      1. 短期目標 - 增加體重
      2.  長期目標 - 維持體重
      3. 家族治療在用餐時間會談的三個目標
        1. 1. 改變罹患神經性厭食症個體的患者角色。
        2. 2. 重新將飲食問題定義為人際關係問題。
        3. 3. 避免雙親將小孩神經性厭食症作為避免衝突的手段 
    3. 神經性暴食症的心理治療
      1. 認知行為治療(Fairburn)
        1. 質疑社會對外型的標準
        2. 建立正常飲食習慣
        3. 讓患者能帶少量禁止食用食物到會談
        4. 暴露與不反應(ERP)
    4. 飲食障礙的預防法
      1. 1. 心理教育法
      2. 2. 降低社會文化影響的重要性
      3. 3. 風險因子法